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揭秘!2 种药掰开吃无效伤身,必知!

时间:2024-12-25 15:23:33

药物的正确使用,对于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可能因为药量看似过多或是服用不便,而选择将药品掰开分次使用,殊不知这一举动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为什么控释片和肠溶制剂这两种药物千万不能随意掰开吃,以及这样做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我们先来聊聊控释片。这类药品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使药物成分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稳定释放,从而在体内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药物浓度,这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控制的疾病尤为重要。如果患者将控释片掰开服用,会破坏其原有的缓释机制,导致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引发血压急剧下降或其他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例如,有报道指出一名40岁女性因错误地将降压控释片掰开服用后出现晕倒现象,血压骤降至无法测量的水平。因此,对于控释片来说,遵循医嘱整片吞服是唯一正确的用法。

接下来是肠溶制剂。这种类型的药物特别设计了一层能够抵抗胃酸侵蚀的包衣,确保药物可以安全到达小肠后再开始释放有效成分。这对于那些对胃黏膜具有刺激性或者容易被胃酸破坏活性的药物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擅自把肠溶制剂掰开,那么其保护层就会被破坏,药物可能会在胃中提前溶解,不仅降低了疗效还增加了副作用的风险。更有甚者,一些原本就不适合通过口腔摄入的物质若被误食,则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健康问题,如中毒等情况发生。

除了上述两类特殊剂型外,还有像单剂量包装这样的形式也值得一提。单剂量包装是指根据每次所需用量单独封装好的药品,旨在简化用药流程并减少错误发生的机率。虽然它并不直接涉及到是否可以分割的问题,但提醒着我们:每一种包装方式背后都有着科学依据与考量。

无论是出于方便考虑还是误解药物性质的原因,都不应该轻易尝试改变药品形态或剂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严格按照说明书指导来进行服用,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效用,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希望每位读者都能重视起来,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用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