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156例面部皮炎的变应原皮试及脱敏疗效分析
我科自1993年2月~1997年10月对156例面部皮炎进行变应原皮试分析,其中60例行脱敏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56例主要来自德州地区,均为皮肤科门诊患者.男18例,女138例,年龄18~56岁,平均31.2岁,病程7月~10年,平均3.9年.诊断标准为病情反复发作,颜面部瘙痒性红斑、丘疹、鳞屑等,无明确的致病物质接触史.156例中82例(52.56%)发病与季节有关,以春秋季多见.......
作者:曹兰芝;王玮;马百芳 刊期: 2000- 01
-
综合治疗斑秃42例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从门诊选取82例斑秃患者,男35例,女47例,年龄16~45岁;病程3天~2年,皮损多为1个或数个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脱发区,直径1~2cm,大4cm.其中63例未经任何治疗,19例经多种治疗疗效不佳.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基本均衡,统计学上有可比性.......
作者:刘耘;刘新 刊期: 2000- 01
-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 IL-10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Th2型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0例正常人和15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6和IL-10mRNA的表达水平均增高(均P<0.01).结论SLE患者中Th2型细胞因子IL-6I......
作者:陈志强;李子仁;范江;岳晓玉;徐文严 刊期: 2000- 01
-
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病损组织中TNFα TNFRp55TNFRp75和iNOS的免疫组化检测
目的探讨TNFα、TNFRp55、TNFRp75、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天疱疮、大疱性类夫疱疮病损组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4例天疱疮、1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皮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TNFα、TNFRp55、TNFRp75、iNOD在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尤其在水疱的顶、底部表达更明显.结论TNFα通过与其受体TNFRp55和TNFRp75结......
作者:王雅坤;张士发;张欣;王岩;陈洪铎 刊期: 2000- 01
-
迟发性或持久性女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迟发性或持久性女性痤疮患者体内性激素的改变.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5岁以后发病或病程超过5年的32例女性痤疮患者黄体期血清中8种性激素进行了测定,并以3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结果患者组睾酮、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雄性激素升高可能是女性痤疮迟发和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建琴;曾仁山;唐绍生;杨捷;吴江;贝春花 刊期: 2000- 01
-
淋病奈瑟菌L型的质粒图谱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探讨淋病奈瑟菌(NG)L型的耐药性与其质粒的关系.方法将2株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PP-NG)诱导成L型,并传代.测定每代菌中的质粒携带情况、β-内酰胺酶活性及对四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传至第7代时,2株NG编码β-内酰胺酶的质粒丢失,L型的β-内酰胺酶活性转阴,它们的回复菌对青霉素的小抑菌浓度(MIC)比原菌大大降低,分别从8mg/L和16mg/L降低到1mg/L和0.25mg/L,在传至1......
作者:宋宁静;唐宁枫;林特夫;黄谷良 刊期: 2000- 01
-
银屑病中医分型血清TGFβ TNFα的生物测定
目的测定TGFβ、TNFα生物活性,以探讨银屑病中医分型的本质.方法按中医理论将22例银屑病患者分为血热、血燥、血瘀三组,以培养的敏感细胞株ccL-64、L-929分别与三组患者的血清共孵,并置标准TGFβ、TNFα对照,比较光密度值.结果银屑病患者TGFβ、TNFα生物活性皆低于标准对照.血热型TNFα抑制活性强,与血燥、血瘀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银屑病患者TGFβ、TN......
作者:彭振辉;张美芳;张秉正;王俊民;王香兰 刊期: 2000- 01
-
Fas FasL在BOWen病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由Fas和FasL介导的凋亡在Bowen病和鳞状细胞癌(SCC)局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对Bowen病、SCC不同恶性度分级的皮损蜡块组织中Fas、FasL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Fas、FasL在Bowen病和SCC上均表达,但随肿瘤恶性程度升高Fas表达逐渐减弱,而FasL表达逐渐增强.结论由Fas系统介导的凋亡所引发的异常免疫杀伤作用可能参于某些表皮肿瘤局部免疫逃避机制,......
作者:耿松梅;刘恩让;张磐谏;谭升顺 刊期: 2000- 01
-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 E6/E7的检测
目的了解16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HPV16E6/E7)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结果6例患者的癌细胞中检测到HPV16E6/E7,阳性信号主要出现在癌细胞的胞浆中.结论HPV16E6/E7可能在皮肤鳞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廖文俊;刘彦仿;刘玉峰 刊期: 2000- 01
-
以伊曲康唑为主综合治疗脓癣12例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3年以来采用以伊曲康唑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脓癣,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例均为门诊确诊的脓癣病人,男7例,女5例;年龄5~16岁,平均8.7岁;病程7天~2.5月,平均1.1月;皮损大小3.5cm×3cm至11cm×9.5cm,平均6.3cm×5.6cm.取病发真菌直接镜检,均找到发外和(或)发内孢子及菌丝.病发和脓液真菌培养鉴定:犬小孢子菌7例,石膏样毛癣菌4例,红色毛癣菌1......
作者:刘希福;冯琰 刊期: 2000- 01
动态资讯
- 1 一期梅毒治疗后血清学追踪检测结果分析
- 2 郁黄合剂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 3 小鼠阴道黏膜HSV-2感染细胞凋亡与Fas Bcl-2的关系
- 4 斑秃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 5 须癣毛癣菌烯醇化酶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与纯化
- 6 梅毒血清IgM抗体与传染性的关系
- 7 前额纤维性脱发7例的临床特征及文献回顾
- 8 自噬在黑素合成中的作用
- 9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C3沉积与病情活动的关系
- 10 黄褐斑患者甲状腺激素测定及临床意义
- 11 面部角化棘皮瘤恶变为鳞癌1例
- 12 止痒脱敏膜治疗婴儿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 13 莫匹罗星软膏联合西替利嗪及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湿疹疗效观察
- 14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天疱疮抗体的比较
- 15 双氢青蒿素对UVB照射小鼠皮肤损伤的光保护作用
- 16 酶标法测定抗心磷脂抗体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
- 17 NB-UVB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
- 18 Livin和Caspase-3在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 19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32例临床分析
- 20 原发性乳房外Paget病中E钙黏蛋白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