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年第8期文章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致眼睑高度水肿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1年前因婚外性接触2天后感尿急、尿频、尿痛、尿道口流出脓性分泌物,诊断为淋病.予以头孢曲松钠500mg(皮试阴性,上海新先锋)+1%盐酸利多卡因3.6ml肌肉注射(患者既往用过青霉素及头孢唑啉钠,无过敏史).......

    作者:王云;高贇;张超 刊期: 2005- 08

  • 氯雷他定致过敏性休克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因急性荨麻疹给予氯雷他定10mg口服.约15min后,患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继而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不清.BP67/30mmHg(9/4kPa).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肌注异丙嗪25mg,同时予5%葡萄糖溶液+地塞米松10mg静泳滴注.......

    作者:费涛;谢辉 刊期: 2005- 08

  • 尿道和宫颈标本淋球菌阳性率检测结果分析

    1实验对象及检测方法标本取自2001年11月~2003年10月在本院接受泌尿生殖道淋球菌检测的女性患者1129例,年龄15~82岁,平均30.12岁.均以一无菌棉拭子插入尿道口0.5cm,旋转并停留数秒取出后立刻接种T-M培养基.另取一棉拭子以同法在宫颈管内1~2cm取材,取材时棉拭子避免接触阴道壁.必要时进行糖发酵试验[1].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作者:孔栋梅;顾伟鸣 刊期: 2005- 08

  • 具有甲周损害的固定性药疹1例

    固定性药疹(fixeddrugeruption,FED)是皮肤科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口唇、口周、龟头、肛门等皮肤黏膜交界及躯干等处.我们见到1例具有甲周损害的固定性药疹患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十年有关固定性药疹文献,尚无此方面的病例报道.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震锋;敖俊红;杨蓉娅;王文玲 刊期: 2005- 08

  • 皮肤海绵状血管瘤尿素注射治疗后继发溃疡1例

    患者男,30岁.枕部皮肤海绵状血管瘤治疗7年,继发溃疡1年.病理检查示:真皮深层可见大而不规则的腔隙,腔内壁衬以单层内皮细胞.腔内含有较多红细胞.诊断:皮肤海绵状血管瘤尿素注射治疗后继发性溃疡.......

    作者:王琼;李翠华;彭振辉;袁景奕 刊期: 2005- 08

  • 播散性皮肤马尔尼菲青霉病1例

    患者男,38岁.曾先后患肺结核、眼部肿瘤.1年前,背部、颈部及下颌部先后出现脓肿、结节,真菌学检查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细胞免疫极度低下.口服伊曲康唑并予肌注IL-2治疗痊愈.......

    作者:夏修蛟;陶茂灿;单筠筠;郑俊惠;许爱娥 刊期: 2005- 08

  • 以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

    报告1例以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男,70岁,反复皮肤瘙瘁伴增厚、红色斑块半年,加重1月,同时伴肝、肾损害、脾大.皮损组织病理:真皮水肿,真皮浅深层及血管周围可见以嗜酸粒细胞和单一核细胞为主的浸润,部分血管壁可见嗜酸粒细胞移入,伴嗜酸粒细胞脱颗粒现象.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作者:付俊;刘形 刊期: 2005- 08

  • 小儿手足口病6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皮疹在臀、肘、膝部亦有较高的发生率,亦可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愈后无复发.结论应重视对本病患者全身皮疹的认识,对高热、白细胞显著增高者,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作者:杨建立 刊期: 2005- 08

  • 慢性荨麻疹伴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总结慢性荨麻疹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4年收治的8例确诊为慢性荨麻疹伴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7例的FT3(25.81±3.50)pmol/L,FT4(60.56±6.20)pm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值,uTSH(0.116±0.012)mIU/L明显低于正常值,给予抗甲亢、手术和抗组胺等同时治疗后,荨麻疹与甲亢症状......

    作者:卢淑娇;徐向东;陈美珍;李丽萍 刊期: 2005- 08

  • 临床分离酵母菌55株体外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了解酮康唑、萘替芬、特比萘芬及酮康唑、萘替芬联合应用对55株临床分离致病酵母菌株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采用标准微量稀释法测定上述三种抗真菌药及联合用药对55株临床分离致病酵母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酮康唑、萘替芬、特比萘芬及酮康唑、萘替芬联合应用的MIC均值分别为0.281855μg/ml,1.528111μg/ml,1.000443μg/ml,0.199125μg/ml.结论联合用药的......

    作者:陈丽娜;韩永萍;陈江汉;徐红;王志东;付涛;温海 刊期: 2005-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