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第1期文章
  •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研究现状与展望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nti-keratinau-toantibody,AkautoAb)的研究已经历了20余年的时间,对其特性、意义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对AkautoAb研究的拓展和深入,特别是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一些更深层次的认识成为可能.这一领域的研究正面临着新的希望和挑战.本文回顾在AKautoAb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前景作一展望.......

    作者:王刚;刘玉峰 刊期: 2000- 01

  • 恶性黑素瘤治疗研究现状

    我国恶性黑素瘤(MM)发病率较低,对治疗方法的探讨及认识也相应较西方发达国家落后.随着MM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的迅速上升,要求人们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加以对待,本文对近年有关MM临床治疗的进展作简要综述.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I、Ⅱ期MM治疗重要的手段,正确合理的手术方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通过近20年大规模的国际性研究,对MM的手术切除范围及局部淋巴结处理已获得了......

    作者:高天文;刘玉峰 刊期: 2000- 01

  • 下疳样脓皮病误诊为梅毒2例

    例1男,35岁.因冠状沟反复发生溃疡2年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原因龟头冠状沟处起红色丘疹,疼痛轻微,很快形成溃疡,曾在外院按梅毒诊诒,效果不佳.溃疡持续1~2个月后自然愈合,留有浅表瘢痕,但多次复发,约半年发生一次.否认婚外性生活史.体检:龟头冠状沟处见一单发的绿豆大小的溃疡,类圆形,边缘略成堤状,质硬如软骨,暗红色,基底有浆液性分泌物,溃疡与皮下组织不相粘连,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细菌培养:金......

    作者:李金贵;肖益民 刊期: 2000- 01

  • 小儿胃肠型过敏性紫癜32例误诊分析

    现将笔者近年来遇到的以腹痛、便血、呕吐等为首发症状而误诊的小儿胃肠型过敏性紫癜32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9例,女13例,年龄4~13岁,农村23例,城镇9例.发病前有上感史9例,药物过敏史4例,鱼虾过敏史3例.所有患者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腹痛发生于皮肤紫癜前2~7天.紫癜为针尖至粟粒大,压之不退色,多对称散在分布两小腿伸侧,腹痛分别在脐周(19例)、下腹部(8例)及全腹痛(5例).腹痛性质为......

    作者:孙廷泉 刊期: 2000- 01

  • 消痤汤及中药面膜治疗青年痤疮320例疗效观察

    近几年我科采用消痤汤口服,中药痤疮面膜粉外敷治疗青年痤疮,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20例青年痤疮均为1993年~1997年我科门诊患者.男19例,女301例,年龄16~48岁.病程半月~20年.其中丘疹性153例,脓疱性125例,囊肿与结节性42例.化妆品引起82例,月经不调98例,精神过度紧张44例.对照组86例,男22例,女64例.年龄18~36岁,病程2月~6年.其中丘疹性37......

    作者:赵华;杨平;牟桂花 刊期: 2000- 01

  • 用脱脂牛奶保存淋病双球菌的效果观察

    淋病双球菌属奈瑟菌属,对外界因子抵抗力较低,人工培养要求营养条件高,且能产生自溶酶,在培养过程中需及时移种,否则极易死亡,菌株也不易保存.但是,为了对淋病双球菌做进一步分析研究,保存和积累菌株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们观察了用脱脂牛奶在不同温度下保存淋病双球菌的效果.材料和方法一、菌株来源于性病门诊采集疑似淋病患者男性尿道、女性宫颈管和尿道标本,接种于淋球菌T-M培养基(英国OXOID)分离培养,选择......

    作者:赵翠英;赵宏儒;单丽娟;张作儒 刊期: 2000- 01

  • 微量反应盒及数码分类法鉴定常见致病酵母样菌

    目的研究酵母样菌的鉴定方法.方法用一种包括16种碳源同化试验、尿素水解、硝酸盐同化及形态学观察的微量反应盒鉴定常见致病酵母样菌,并在此基础上对常见致病念珠菌的反应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数码分类法.结果21项试验形成7位数码,进而形成15种编码,可对7种常见致病念珠菌准确鉴定.结论微量反应盒及数码分类法与API-20C比较,鉴定符合率为93%,可对常见致病酵母样菌准确鉴定.......

    作者:王惠平;石玉秀;傅志宜;马惠君 刊期: 2000- 01

  • 微量生化反应快速鉴定淋病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NG)由于其营养要求特殊,常规的生化反应鉴定很难进行,临床实验室对淋病奈瑟菌的鉴定多限于从淋病奈瑟菌专用培养基上(如桂敏、TM等)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及氧化酶试验[1].由于奈瑟菌属中的某些菌也可以在这些专用培养基上生长,染色特征及氧化酶试验都与淋病奈瑟菌相似,仅仅靠革兰染色及氧化酶试验很难对淋病奈瑟菌作正确鉴定.虽然国内已有人对淋病奈瑟菌快速糖发酵试验进行了研究,但其配制方法、操......

    作者:吕火祥;沈蓓琼;许立;刘建栋 刊期: 2000- 01

  • 病原真菌菌种的五年调查及分析

    为研究和了解病原真菌的分布及动态,我们对自1994年~1998年在我院分离的深、浅部真菌和条件致病菌作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标本与方法浅部真菌标本均来自皮肤科门诊,深部真菌标本为病房、门诊及外院送检.培养方法:标本均接种于沙堡弱葡萄糖琼脂(SDA),浅部真菌的鉴定根据菌落生长的快慢、菌落形态特征及颜色、镜下孢子及菌丝的特征等确定其菌种.必要时作特殊鉴定;深部真菌的鉴定如系酵母先作芽管试验,如非白念......

    作者:章强强;李莉;王家春;王家俊 刊期: 2000- 01

  • 正常男女须部雌雄激素受体的研究

    正常男性青春期后有胡须长出,而女性则无,此类差别,有人以男女体内雌、雄激素水平的不同加以解释,本研究试图以受体水平对此类差别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标本正常成人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18~61岁,每例以下巴须毛生长处或相应部位切取1cm×1cm大小全层皮肤.主要材料与试剂冰冻切片机,荧光显微镜,2%牛血清白蛋白,0.01mol/L(pH=7.4)PBS缓冲液,未标记的雌二醇、二氢睾酮,荧光素标......

    作者:查旭山;顾伟程 刊期: 200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