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的敏感试验

    对淋球菌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对制定性病的防治措施和策略有重要意义。壮观霉素(淋必治)是我国用来治疗淋病的主要药物之一。随着壮观霉素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淋病,其低抑菌浓度(MIC)也有变动,为了解目前的情况,笔者近半年测定了30株淋球菌的MIC,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智胜;罗迪青;陈新超 刊期: 2001- 01

  • 支原体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临床上非淋菌性宫颈(阴道)炎患者分离出来的两种支原体进行鉴定,并检测其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利用药物包被于板条内,加培养法。结果181例中,UU、MH及UU、MH混合感染率分别为45.91%、3.31%及14.40%。UU及UU与MH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别为:红霉素、四环素、美满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强力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阿齐霉素、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乙酰螺旋......

    作者:许代娣;蒋湘林;陈全根 刊期: 2001- 01

  •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30例

    我科于1999年4~9月,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商品名利复星,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蒙德生;康小平;张鹏 刊期: 2001- 01

  • 艾滋病2例

    我院于1996年3月~1997年11月在内科住院病人中发现2例艾滋病患者,现报告如下。例1男22岁。因咳嗽发热1月余伴皮肤黄染4天,于1996年3月4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1月底出现咳嗽、盗汗,伴有低热(38℃左右)、胸闷、乏力、纳差、肝区疼痛,双下肢浮肿,体重下降15kg。患者于1992年吸食海洛因,1995年至今改为静脉注射海洛因。曾在院外诊所诊疗(诊断用药不详),无明显缓解。1996年2月......

    作者:张建波;赵锡良;张崇义 刊期: 2001- 01

  • 微波双重作用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

    男性尿道口是生殖器尖锐湿疣(CA)的好发部位之一。由于解剖位置特殊,病灶深在不易暴露,故治疗难度较大。且治疗后易出现水肿、疼痛等症状,复发率较高。本科自1997年以来,局部采用微波手术加手术后微波热疗双重疗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江丽芬;赖卓胜;于娜沙;成晓茹 刊期: 2001- 01

  • 左旋 氟沙星治疗单纯性淋病合并衣原体和/或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左旋氧氟沙星200mg2次/d共7天与头孢三嗪250mg单剂量肌注加强力霉素100mg2次/d共7天)治疗单纯性淋病合并衣原体和/或支原体感染各30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结果两组病例的痊愈率分别为83.33%和86.67%,总有效率为90%和93.33%,差异无显著性(P>0.05);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6.67......

    作者:赖维;张玉清;朱国兴;黄怀球;陈荣章 刊期: 2001- 01

  • 电灼联合胸腺肽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电灼联合胸腺肽局部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电灼大范围气化疣体并在创面即疣体的基底部注射胸腺肽。结果29例均获治愈,随访0.5~1年,3例复发,复发率10.3%。结论对CA的治疗在扩大治疗范围的同时配合免疫疗法,可降低CA复发率。......

    作者:唐高鑫 刊期: 2001- 01

  • 青海省首次发现的2例HIV感染者HIV-1毒株的基因特征和亚型分析

    目的分析青海省首次发现的HIV感染者HIV-1毒株的基因特征及亚型。方法从2例感染者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中提取前病毒DNA,使用套式PCR方法,扩增HIV的Env基因,对其EnvC2-V3及邻近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两个毒株与国际参考序列的Ccon间的基因离散率小为4.93%,而远离其它亚型。2个毒株间的基因离散率为1.35%。进一步的系统树分析显示,2个毒株与Ccon聚集在一起。结论2个毒株均为C亚型......

    作者:韩丽凤;马绍辉;冯忠生;李晓燕;邢辉;潘品良;董世珍 刊期: 2001- 01

  • 第二代抗组胺药心脏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抗组胺药已被有效地用来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瘙痒以及哮喘。大部分经典或第一代抗组胺药因其局限性(如镇静和抗胆碱能等副作用),已被相对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所替代。然而近年来,一些特定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特非那定、阿司咪唑)引起晕厥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也陆续报道,使心脏安全性成为第二代抗组胺药应用时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研制新的具有较低心脏毒性的抗组胺药,或合......

    作者:王伯平;付萌;刘玉峰 刊期: 2001- 01

  • 误诊为疣状皮肤结核的着色真菌病1例

    患者男,49岁,农民,患病前从事拖拉机手的工作。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前臂伸侧出现数个红色结节样损害,触之较硬,无痒痛等不适。此后皮损逐渐发展至腕部,渐增多,并相互融合,形成斑块,表面凹凸不平。3年前开始皮损明显扩大,病情加重,皮损时常破溃,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患者曾数次就诊于当地医院,未做明确诊断,曾间断外用肤轻松、红霉素、克霉唑等无效。1年前在当地医院做皮肤活检,诊断为“疣状皮肤结核”,口服......

    作者:张立新;尤立平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