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年第2期文章
  • 461例皮肤科医生手、足真菌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皮肤科医生手足真菌病的患病率及易感因素.方法通过临床特征及真菌学检查,对461例皮肤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患足癣139例,占30.1%,患手癣12例,占2.6%;甲真菌病86例,占18.6%.55岁以上的医生患手足真菌病44.5%.结论皮肤科医生的足部真菌病患病率仍然较高,手癣和足癣患病率稍低于普通人群.......

    作者:王万卷;耿松梅;陈庆秀 刊期: 2002- 02

  • 生活习惯与足部皮肤病的关系

    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对包头地区部分人员进行了足部皮肤病发病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对包头市东河区、昆区、青山区的人群采用整群结合分层[1]的方法进行随机抽样,对1012名人员进行足部皮肤病发病情况的调查.有足真菌病者以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真菌直接镜检诊断,其他足部皮肤病靠询问病史及体检确诊,按预制调查表逐一进行调查、登记并归纳整理,对有关项目作统计学处理.......

    作者:王红梅;李育林;陈桂兰 刊期: 2002- 02

  • 口服薄芝片或加小剂量泼尼松联合外用药治疗斑秃

    我们采用口服薄芝片、泛酸钙和(或)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维特明及敏乐啶洗剂交替外擦,治疗斑秃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0年4月~7月的门诊斑秃患者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6~48岁,平均31.8岁;病程5天~3年,平均5.2月.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秃发斑,秃发区直径0.8~7.2cm.仅有一处脱发区6例,2处脱发区10例,3处或3处以上脱发区8例.活动期(脱发区......

    作者:胡燕 刊期: 2002- 02

  •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评价

    目的了解更昔洛韦(gancicolvir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予更昔洛韦0.252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予阿昔洛韦0.25每8h静脉滴注;1、2、3、5、7天观察症状、体征,两组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5.7%、66.4%,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更昔洛韦治疗重症带状疱疹及以疼痛为主的带状疱疹是一个安全......

    作者:杨森;林国书;周文明;刘盛秀;王红艳;张学军 刊期: 2002- 02

  • 121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及IgE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特异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121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总IgE水平.结果121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吸入组过敏原以屋尘(69/121)为高,其后依次是尘螨(45/121)、多价霉菌(29/121)、花粉(20/121)和蒿属植物(13/121);食物组过敏原以牛羊肉(32/121)为高,其后依次是蛋类......

    作者:王毅侠;张红;李鸿;宋晶;赵庆利;蔡瑞康 刊期: 2002- 02

  • 1%喷昔洛韦乳膏治疗单纯疱疹疗效观察

    2001年3月~8月,我们采用1%喷昔洛韦乳膏(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单纯疱疹4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徐慧珍;胡凯;刘琳 刊期: 2002- 02

  • 伊曲康唑治疗花斑癣250例疗效观察

    1995年6月~2000年6月,我们采用伊曲康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花斑癣25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王西京 刊期: 2002- 02

  • 维胺脂迪银片联合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8年10月~2000年10月,采用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维胺脂胶囊和迪银片治疗银屑病,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任小丽 刊期: 2002- 02

  • 54例多发性硬下疳临床分析

    目的为探讨多发性硬下疳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初诊患者询问病史后进行体检,定量测定RPR,计算潜伏期,记录硬下疳数量等.结果多发性硬下疳初诊时的RPR滴度和发病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多发性硬下疳患者多合并包皮过长(P<0.05);与单个硬下疳相比,多发性硬下疳多表现为浸润性斑块(P<0.05).结论多发性硬下疳多表现为浸润性斑块且常合并有包皮过长;认识和掌握硬下疳临床特征的变化,对梅毒的早期......

    作者:叶兴东;林霭;朱慧兰;戴向农 刊期: 2002- 02

  • 一期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和血清学检测

    目的比较评价几种用于一期梅毒(PS)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法(D-F)、镀银染色法(Ag)、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聚合酶链反应(PCR)等4种梅毒螺旋体(TP)检测方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91例PS患者进行检测.结果Ag法、IIF法、RCR法检测TP阳性率较高,D-F法阳性率较低.对于病程小于2周患者TRUST阳性率明......

    作者:曾志良;段逸群;陈春梅 刊期: 200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