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年第3期文章
  • 白癜风的光化学疗法

    目前白瘢风的治疗仍是皮肤科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传统的PUVA等光化学疗法其效果肯定,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人们尝试将PUVA与钙泊三醇外用联合,其疗效高、安全,尤适用于单用PUVA无效的手足部皮损.PUVA与表皮移植方法联合,是稳定期白癜风在其它治疗失败后的佳选择.窄波带UVB(311nm)与UVA疗效等同,但其光毒性小、色素恢复均匀、疗程短,是儿童和孕妇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何弘;高天文 刊期: 2003- 03

  • 先天性厚甲症基因研究进展

    先天性厚甲综合征近几年的研究有较大进展,尤其是发病机理,不断有新的突变位点被发现,除了常见的热点突变区外,还有其它位点.本文综述了临床各型的基因突变位点及基因的诊断与防治,以对本病的基因研究有所了解.......

    作者:任小蓉;尚宏喜;肖生祥 刊期: 2003- 03

  • 银屑病患者尿可滴定酸等检测指标的变化

    目的了解银屑病患者肾小管的损害情况.方法观察组为48例初诊未行治疗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期22例,静止期26例,皮损严重程度采用PASI评分法评估,同时选择48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留尿检测可滴定酸(TA)、铵(NH+4)及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结果尿NAG、β2-M、RBP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进行期较静止期为......

    作者:武文斌;王锦丽;王建荣 刊期: 2003- 03

  • HIV亚型分析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应用

    目的建立新的HIV亚型分析方法,并检测其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HIV-111个亚型及HIV-2的env基因C2-V3区一段核苷酸序列,用芯片点样机点样于经预处理的玻片,制备成HIV亚型分析基因芯片,并用其对15份HIV阳性样本进行亚型分析,所得结果与目前常用HIV亚型分析方法-基因序列分析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制备的基因芯片对15份HIV阳性样本检测结果为:样本01、02、03、05、08、09、......

    作者:黎志东;徐志凯 刊期: 2003- 03

  • Fas FasL TRAIL分子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分布

    目的探讨Fas、FasL和TRAI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Fas、FasL和TRAIL的表达.结果所有尖锐湿疣标本(100%)Fas均阳性,23例(767%)FasL阳性,21例(70.0%)TRAIL阳性,三者分布基本一致,正常表皮基本不表达.且FasL和TRAIL分子与真皮单一核细胞浸润呈显著负相关(γ=-0.506和γ......

    作者:谢红付;冯浩;范学工;肖满兰;陈翔;施为 刊期: 2003- 03

  • HPV6感染的尖锐湿疣患者血清抗体反应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HPV6感染的尖锐湿疣患者血清抗体反应,以评价我国HP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并为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重组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制备HPV病毒样颗粒,通过ELISA法检测3组共136份标本的血清抗体.结果尖锐湿疣组血清抗体高(阳性率75.0%,OD平均值为0.111±0.094),较健康对照组(阳性率2.8%,OD平均值0.012±0.024)和宫颈癌组(阳性率14.3%,O......

    作者:夏克栋;张丽芳;陈韶;蔡莲莲;郑飞云 刊期: 2003- 03

  •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 细胞因子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半定量分析19例正常对照和22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NFα、IFN-γ和IL-4、IL-10mRNA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TNFα和IFN-γ表达显著上调(P<0.01),而IL-4显著降低(P<0.01),IL-10较正常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h1型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患......

    作者:刘元林;王刚;张晓东;徐文 刊期: 2003- 03

  • P53 PCNA Ki-67 bcl-2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中P53、Ki-67、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CA和10例正常包皮进行检测.结果40例CA中P53、Ki-67、bcl-2、PCNA阳性标本分别为33例(82.5%)、37例(92.5%)、20例(50.0%)、35例(87.5%).CA组各种蛋白的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P......

    作者:谢余澄;郭晋;冯毓正;代夫 刊期: 2003- 03

  •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研究

    目的从自然杀伤细胞(NK)内分泌γ-干扰素和CD69表达等层次,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指引.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细胞培养和免疫荧光染色:①PDB刺激PBMC,2h、12h、24h后收获细胞,进行anti-CD56-FITC与anti-CD69-PE免疫标记;②PDB、Ionomycin和Monensin刺激PBMC,4h收......

    作者:李振;曾耀英;蔡小嫦;何贤辉;徐丽慧;曾山;狄静芳 刊期: 2003- 03

  • 宫颈不同形态尖锐湿疣与HPV亚型的关系

    目的探讨宫颈不同形态尖锐湿疣与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的关系.方法对86例宫颈尖锐湿疣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HPV亚型,超微病理观察宫颈尖锐湿疣的病理变化.结果扁平形宫颈尖锐湿疣,HPV6/11感染率(81.2%)明显高于HPV16/18感染率(8.7%)(P<0.01);乳头形宫颈尖锐湿疣,HPV16/18感染率(64.7%)明显高于HPV6/11感染率(17.6%)(P<0.01).......

    作者:彭慧霞;侯惠莲;曲群;范引侠 刊期: 200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