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第10期文章
  • 柯萨奇病毒B6所致青少年病毒疹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6所致病毒疹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03年3月~6月间出现高热、咽痛、皮疹伴白细胞数降低等病毒感染征象的30例青少年患者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及临床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为柯萨奇病毒B6感染者,其发病有一定特点.结论由柯萨奇病毒B6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与麻疹、风疹有某些相似,但又具有明显的差异;采用RT-PCR方法证实病原体;及时治疗可完全治愈;其流行性及传染性尚需进一步......

    作者:武斌;刘兵;鲍志渊 刊期: 2004- 10

  • 犬小孢子菌毛发穿孔试验及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犬小孢子菌对毛发破坏的程度,比较犬小孢子菌头癣株和体癣株对不同年龄组毛发感染时间的差异.方法临床采集不同年龄组的健康人毛发,分别进行头癣株和体癣株的毛发穿孔试验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犬小孢子菌头癣株和体癣株均可致毛发破坏;在各个年龄组中,头癣株导致毛发感染的时间明显短于体癣株(P......

    作者:朱敬先;胡沙沙;高顺强;林元珠 刊期: 2004- 10

  • VX2可移植性兔皮肤肿瘤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合适的VX2兔皮肤肿瘤模型.方法手术取出荷VX2鳞癌新西兰大白兔肿瘤组织,匀浆,分别取活细胞浓度为1×107/ml0.3ml,0.15ml以及1×106/ml0.3ml的细胞悬液,注入15只中国大白兔背部双侧皮内,观察比较其生长情况,并做常规病理活检.结果0.3ml组种植成功率100%,而0.15ml组成功率60%;经病检证实为肿瘤细胞.结论种植VX2肿瘤,细胞需要一定的溶液容积,其重要性......

    作者:张黎峰;徐世正;梁虹;江珊;童汉云 刊期: 2004- 10

  • 白癜风患者血清和皮肤组织液IL-18 及 IFN-γ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IL-18和IFN-γ在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液中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57例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IL-18和IFN-γ的水平,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对其中45例患者白斑区、非白斑区及10例正常对照组皮肤组织液同样进行上述细胞因子检测.结果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IL-18和IFN-γ(100.41±40.06p......

    作者:杜宇;陈德宇;杨西群;杨保华;许镲;钟桂书 刊期: 2004- 10

  • 白念珠菌二相性与毒力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二相性与毒力的关系.方法分别将孢子相、菌丝相白念珠菌与人口腔颊黏膜细胞(BEC)进行黏附试验,比较二相性白念珠菌对BEC的黏附率;分别用牛血清白蛋白培养基及卵黄培养基测定二相性白念珠菌的分泌性酸性蛋白酶与细胞外磷脂酶的活力;分别将二相性白念珠菌进行小鼠毒力实验.结果菌丝相白念珠菌对BEC的黏附率显著高于孢子相(P......

    作者:苑天红;王明永;吴升伟;王正蓉;吴承龙 刊期: 2004- 10

  • 扁平疣的自愈与人乳头瘤病毒活性的关系

    目的观察不同型别扁平疣皮损内HPVDNA的相对数量和分布情况,了解HPVDNA的活性和扁平疣自愈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扁平疣皮损按临床表现分为4型,用HPV通用型探针、原位杂交的方法对不同型的皮损HPVDNA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一型皮损内HPVDNA的原位杂交多为阴性或者基底层很淡着色;多数的二型皮损中HPVDNA原位杂交为淡着色,分布于基底层、棘层,有时为强着色;三型皮损的着色强度类同于二型,并且......

    作者:李秉煦;李剑敏;邵笑红 刊期: 2004- 10

  • 喷昔洛韦乳膏辅助治疗水痘37例

    目的观察喷昔洛韦乳膏辅助治疗水痘的疗效.方法37例水痘住院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除一般常规治疗外,加喷昔洛韦乳膏外涂治疗.结果两组平均止痒时间(t=3.22,P......

    作者:王友梅;丁鸿飞 刊期: 2004- 10

  • 丹参酮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酮对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109例,随机分组:治疗组53例,口服丹参酮胶囊4粒,3次/d;对照组56例,口服盐酸四环素片0.5g,2次/d,4周后减为0.25g,2次/d.8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丹参酮对以炎性丘疹、脓疱为表现的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疗效较显著,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吴军;任和平;郑红;李颖;何威 刊期: 2004- 10

  • 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32例

    目的分析伊曲康唑的作用机理,进而探索甲真菌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32例甲真菌病患者采用伊曲康唑口服治疗,每日早晚脂餐送服伊曲康唑0.2g,每月服药1周,停3周,连服4月后停药观察.结果32例患者痊愈27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愈率84.38%,有效率96.88%,真菌清除率84.38%.结论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疗效高,安全性好.......

    作者:郑用谋 刊期: 2004- 10

  • 非甾体类抗炎新药--乙氧苯柳胺软膏

    乙氧苯柳胺软膏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抗过敏新药,2001年5月获准上市.本文对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适应症、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进行介绍,并附有临床应用评价资料.......

    作者:韩祥志;周树娥;戴翔 刊期: 200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