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第7期文章
  • X性联锁遗传鱼鳞病一家系的STS基因研究

    目的研究一X性联锁遗传鱼鳞病(XLI)家系基因突变,探讨基因突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PCR方法扩增家系中的先证者及其母亲及与该家系无关的50例正常人外周血基因组DNASTS基因的第一外显子和第十外显子.以角蛋白hHb6为引物,作内对照.结果家系中先证者的STS基因全部缺失,而先证者之母和与该家系无关的50例正常人未发现缺失.先证者及先证者之母的内对照引......

    作者:刘安;谭升顺;肖生祥;冯义国 刊期: 2004- 07

  • 几种常见真菌的RAPD指纹图谱的建立

    目的建立常见真菌的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指纹图谱.方法以标准株真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AC)10,(GTG)5,AP3和M13等4种RAPD引物扩增产物条带组合,建立特征性指纹图谱,并与常规真菌培养结果进行验证比较.结果单独一种引物往往不能够产生特征性的基因指纹,但是4种产物的组合,却可以形成肉眼直观的、足以区分常见真菌型别的指纹图谱.此图谱与门诊真菌培养结果比较,一致率达95......

    作者:沈柱;刘斌;刘红娟;史龙泉;余春艳;刘玉峰 刊期: 2004- 07

  • 抗P200血清对隐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皮肤的免疫荧光研究

    目的确定P200蛋白质抗原的性质.方法收集了10例抗P200类天疱疮血清,对6例隐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DEB)皮肤切片进行了间接免疫荧光研究.结果发现10例抗P200类天疱疮血清均与5例RDEB皮肤基底膜带(BMZ)反应,而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EBA)血清对这些皮肤为阴性.另外,在1例RDEB,EBA血清既与BMZ反应又与Ⅶ型胶原沉积部位的胞浆反应,而抗P200类天疱疮血清无此......

    作者:刘元林;桥本隆 刊期: 2004- 07

  • 表皮移植中角质形成细胞的游走

    目的观察表皮移植中角质形成细胞的游走特性,探讨其创面修复和功能替代的机制.方法采用基因枪转染报道基因质粒pEGFP-N1(EGFP,增强的绿荧光蛋白)至表皮植片,荧光显微镜下计数植片中EGFP表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外游的EGFP表达细胞.结果基因转染的表皮植片中EGFP表达细胞逐步增多,培养48h时达高峰,为2000~2500个左右.以后逐步下降,培养72h时EGFP表达细胞较48h时约下降37......

    作者:施伟民;陈德利 刊期: 2004- 07

  • 鲍温样丘疹病的临床及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类型的研究

    目的研究鲍温样丘疹病(BP)的诊治及其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类型.方法对9例BP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治疗进行总结,用PCR法检测13例BP石蜡组织标本HPV16L1基因.结果BP表现为生殖器部位的褐色扁平丘疹,有线状排列趋势.病理表现为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角质形成细胞出现异型性并排列如伏麦状,基底膜完整.8例经疣体破坏、干扰素及免疫增强剂治疗,全部治愈;1例行手术局部扩大切除后复发,再经上......

    作者:张衍国;沈柱;崔大祥;余春艳;高天文 刊期: 2004- 07

  • 青蒿琥酯对中性粒细胞趋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是否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探讨青蒿琥酯的部分抗炎机理.方法青蒿琥酯组及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白三烯B4,比较两组小鼠真皮组织病理的多形核细胞数量差异;比较青蒿琥酯组与对照组对白介素-8所致的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趋化数量的差异;观察外用青蒿琥酯治疗实验刺激型接触性皮炎的疗效.结果青蒿琥酯明显抑制白三烯B4所致的小鼠皮肤多形核细胞浸润数量(P<0.01);青蒿琥酯也明显抑制白介素-8所致的......

    作者:王国江;顾军;张海清 刊期: 2004- 07

  • 银屑病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活性变化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水解底物显色法测定银屑病患者血浆PAF-AH活性.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浆PAF-AH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进展期银屑病患者的血浆PAF-AH活性明显低于静止期和退行期患者(P<0.01),静止期组和退行期组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1).结论PAF-AH活性不足可能是银屑病发病......

    作者:林大东;毕新岭;缪明永;顾军;朱克军;米庆胜 刊期: 2004- 07

  • 白念珠菌菌丝相与酵母相ERG11基因部分序列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对白念殊菌菌丝相与酵母相ERG11基因部分序列的比较,探讨两相在DNA水平的差异.方法对5株分离自同一HIV阳性患者的白念珠菌分别进行菌丝相与酵母相培养后,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ERG11基因(包括部分上游和下游非编码区),用下游引物对部分ERG11基因进行测序.结果CA-7菌丝相与酵母相ERG11基因序列存在差异,分别位于第1547,1587和1617位点.结论白念珠菌菌丝相与酵母......

    作者:董正蓉;张宏 刊期: 2004- 07

  • 斑秃中西医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从斑秃的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几个方面,回顾斑秃中西医治疗的现状.通过对斑秃治疗的难点、斑秃的治疗方法的分析,提出斑秃治疗的建议方案.......

    作者:张秉正;张松青 刊期: 2004- 07

  • 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指导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甲真菌病

    目的制定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并观察其指导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影响甲真菌病疗效的主要因素:甲真菌病的病情和甲的生长速度,制定SCIO.计算99例甲真菌病患者靶甲的SCIO积分,并予相应疗程的特比萘芬口服治疗.结果94例患者,停药时(近期)临床痊愈率15.96%,有效率51.06%,真菌学治愈率72.34%;停药后3个月(中期)临床痊愈率79.79%,有效......

    作者:胡燕;杨莉佳;戴迅毅;张海平;华海康;戚稼;孙慧;魏聆 刊期: 200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