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对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对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78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西药治疗对照组38例,治疗前后检测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3例,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9例,有效率76.3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5.616,P<0.01).两组治疗前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各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作者:梁玉华;姜建阁;霍晶;管雪峰;吴文设 刊期: 2005- 12
-
天疱疮1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129例天疱疮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以期改善其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对全部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129例中男76例,女53例,男女之比为1.4:1.年龄5~83岁,平均47.5岁,以41~50岁为多,占35.7%.寻常型占101例(78.3%).口腔或外阴黏膜损害的有79例(61.2%),尼氏征阳性者101例(78.3%).死亡率为3.1%.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学检查对该病的确诊很重要.糖皮......
作者:马月眉;马月耳;栗玉珍;杨士华;姚军英;马烈;于淞 刊期: 2005- 12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输血传播病毒的检测
目的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输血传播病毒的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了71例新入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输血传播病毒(TTV)DNA.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TV感染率为31.0%,明显高于对照组.TTV感染与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有关.结论TTV感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见并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继发TTV感染易发因素是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作者:孙乐栋;曾抗;刁友涛;陈明玉;林子刚;王茜;周再高 刊期: 2005- 12
-
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hTERT 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hTERT基因表达在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正常皮肤、11例假上皮瘤样增生(PEH)、66例皮肤鳞癌原发灶及12例淋巴结转移灶标本和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TERTmRNA,结果以图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结果hTERTmRNA在正常皮肤、PEH及鳞癌中的阳性系数(PU)分别为0.84±0.58、3.06±1.09和10.01±0.60(P<0.01......
作者:李慧忠;刘坤平;刘翔;谢芝香 刊期: 2005- 12
-
淋球菌的RAPD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探索RAPD指纹图谱测量淋球菌临床分离株间的遗传距离,建立淋球菌基因分型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应用6组随机引物对待测淋球菌现场分离样本株的基因组DNA进行图谱分析,相似性距阵构建和进化树分析.结果同一地区的淋球菌分离株之间存在相当大的DNA多态性,但有一定亲缘关系.TreeView[win32]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也支持这一结果.结论RAPD可用于鉴别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关联......
作者:任燕华;张铁军;周晓明;张涛;王佳音;鲍依稀;张颖华;朱永寿;姜庆五 刊期: 2005- 12
-
碘化钾与伊曲康唑联合治疗孢子丝菌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碘化钾与伊曲康唑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对实验性孢子丝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孢子丝菌皮内和系统感染模型,分别设立对照组、碘化钾组、伊曲康唑组及碘化钾和伊曲康唑联合用药组,检测各组真菌培养阳性率、组织中孢子数目及炎症浸润细胞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皮内感染皮损中孢子数目减少,系统感染组织器官真菌培养阳性率降低,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上述两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皮内感染三个用药组都......
作者:吕雪莲;刘晓明;马洁浩;侯素春;王华;王玲 刊期: 2005- 12
-
HPV6型E6与结核杆菌HSP70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目的构建HPV6型E6抗原与结核杆菌HSP70的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和纯化.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结核杆菌HSP70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经测序正确后,再通过PCR方法扩增HPV6型E6基因片段,测序后插入HSP70基因的5'端,构建HPV6E6与结核杆菌HSP70的N端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GEX-E6-HSP70;在含有该质粒的大肠杆菌DH5α,进行诱导表达和分离......
作者:党育平;范雪莉;孙林朝;沈柱;王刚;刘玉峰 刊期: 2005- 12
-
斑驳病c-kit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研究一斑驳病家系先证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经组织病理、电镜检查结合典型的临床特征确立斑驳病的诊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此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家系中先证者存在kit基因第2565位G→C,使密码子TGT→TCT,导致Ser862Cys突变.100例健康对照组不存在此突变.结论Ser862Cys是引起该家系临床表型的原因.......
作者:邓伟平;陆春;朱国兴;林群娣;冯佩英 刊期: 2005- 12
-
C5b-9 C3免疫球蛋白在瘢痕疙瘩和正常瘢痕组织中的沉积
目的了解瘢痕疙瘩组织局部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SABC法检测24例瘢痕疙瘩和9例正常瘢痕中C5b-9的沉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4例瘢痕疙瘩和8例正常瘢痕中IgG、IgA、IgM、C3的沉积.结果瘢痕疙瘩组织IgA和C5b-9的沉积均显著高于正常瘢痕组织.结论瘢痕疙瘩组织局部存在异常的免疫反应,该反应强于正常瘢痕愈合过程中的生理反应,故推测免疫因素在瘢痕疙瘩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肃;郭卫东;吴延芳 刊期: 2005- 12
-
他扎罗汀凝胶和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治疗斑块状银屑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他扎罗汀凝胶和恩肤霜联合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联合组予他扎罗汀凝胶和恩肤霜1次/d外用;单用组他扎罗汀单独外用.结果3个月后,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基愈率联合组与单用组分别为66.7%和40.0%,差异有显著性;不良反应,联合组与单用组分别为13.3%和24.0%.结论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好,与皮质类固醇激素联用,起效更快,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怡;郭振生 刊期: 2005- 12
动态资讯
- 1 286个白癜风家系遗传方式分析
- 2 59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酒渣鼻31例临床观察
- 3 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
- 4 粘质沙雷菌菌苗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观察
- 5 反相银屑病48例临床分析
- 6 活血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66例疗效观察
- 7 破伤风疫苗注射后环状肉芽肿1例
- 8 神经梅毒17例临床分析
- 9 STD 四种病原体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 10 复方甘草酸铵综合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观察
- 11 皮炎湿疹的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检测分析
- 12 长期误诊的手足丘疹型环状肉芽肿1例
- 13 特比萘芬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观察
- 14 VX2可移植性兔皮肤肿瘤模型的建立
- 15 ICAM-1、IGF-1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 16 老年人头面部血管肉瘤2例
- 17 小汗腺汗孔瘤1例
- 18 Sweet综合征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
- 19 成人丛状血管瘤伴Kasabach-Merritt现象1例
- 20 糖尿病性皮肤溃疡3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