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三种甘草酸类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本文汇总了中强力宁、甘利欣、复方甘草甜素三种以甘草酸为主要成分的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对各种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作者:楚瑞琦;王咏梅 刊期: 2006- 01
-
瘢痕癌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瘢痕癌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瘢痕癌中,鳞状细胞癌8例,基底细胞癌1例,均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论瘢痕癌多发生于不稳定性瘢痕,主要见于50岁以上患者.......
作者:石国光 刊期: 2006- 01
-
蛇丹合剂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及其对外周血IgG IL-2水平的影响
目的评价蛇丹合剂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其对痤疮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的调节.方法61例Ⅰ~Ⅲ度寻常性痤疮患者口服蛇丹合剂治疗8周,评价其临床疗效,并观察蛇丹合剂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免疫指标的变化.以2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结果患者组脱落11例(<20.0%),临床痊愈7例(14.0%),显效33例(66.0%),有效率为80.0%.无严重不良反应;20例痊愈和显效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g......
作者:吴小红;刘瓦利 刊期: 2006- 01
-
阿昔洛韦联合人丙种球蛋白治疗Kaposi水痘样疹2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人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Kaposj水痘样疹的疗效.方法21例年龄在2个月~3岁的Kaposi水痘样疹患儿,随机分为阿昔洛韦治疗组和阿昔洛韦联合IVIG治疗组.结果联合治疗组新发皮疹控制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皮疹干涸、结痂到痂皮脱落时间均显著少于阿昔洛韦治疗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IVIG治疗能缩短Kaposi水痘样疹的自然病程,疗效佳,......
作者:祁怀山 刊期: 2006- 01
-
平阳霉素皮损内注射治疗甲周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皮损内注射治疗甲周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甲周疣患者7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使用平阳霉素皮损内注射;对照组34例应用液氮冷冻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4.44%,对照组治愈率58.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平阳霉素皮损内注射治疗甲周疣的疗效好.......
作者:刘学清;曾抗;兰海梅 刊期: 2006- 01
-
透明质酸钠与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治疗晚期局性限硬皮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钠(SH)或透明质酸酶(HD)治疗晚期限局性硬皮病(ASC)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ASC患者,随机分成SH治疗组和HD治疗组,SH治疗组直接局部注射SH;HD治疗组用HD加利多卡因局部注射,然后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SH治疗组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HD治疗组(45.45%,P<0.05),且不良反应少而小.结论首次提出SH可能是治疗ASC的有效药物......
作者:于春水;冉立伟;谭升顺;郗彦萍;樊靖华;张江安;邱实;刘安;雷小兵;王昊 刊期: 2006- 01
-
马拉色菌性毛囊炎99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马拉色菌性毛囊炎(PF)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6月1日~2005月6月30日间初诊者的详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PF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好发于中青年,以16~25岁较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炎热季节较多.皮疹主要分布于背、胸及颈部.69.7%的患者起病初自行使用含激素软膏,其中使用皮炎平者达54.54%.使用含激素药物后皮疹表现为先减轻再加重.PF还可以合并痤疮、脂溢性皮炎......
作者:罗迪青;何定阳;周晓琳 刊期: 2006- 01
-
电离子导入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局部电离子导入5-氨基酮戊酸(ALA)在光动力疗法(PDT)中的价值.方法①种植VX2肿瘤细胞制兔皮肤鳞癌模型;②治疗组于肿瘤局部通过直流电导入2%的5-氨基酮戊酸(ALA),持续30min,3h后,进行光动力治疗(A组).与此同时,设外敷10%ALA组(B组)、外敷2%ALA组(C组)、双蒸水导入组(D组),以及对肿瘤无任何干预措施组(E组)对照,观察、分析疗效.结果A,B,C,D组大径......
作者:张黎峰;徐世正;梁虹;江珊;童汉云 刊期: 2006- 01
-
大蒜素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F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F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小鼠黑素瘤B16-F1细胞,使细胞浓度为5×104个/m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3,6,9,12,15μg/ml)的大蒜素细胞培养液.培养12,24,36,48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活性,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定量RT-PCR法检测ras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3~15μg/ml的大蒜素对B16-F......
作者:陈思远;黄长征;钱悦 刊期: 2006- 01
-
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目的应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鉴定临床常见皮肤癣菌.方法用引物AP3(5'-TCACGATGCA-3')、任意引物ATG(5'-ATGGATCGGC-3')、任意引物TCA(5'-TCACCACGGT-3')和任意引物TCT(5'-TCTGTGCTGG-3')对常见皮肤癣菌进行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46株须癣毛癣菌采用引物ATG和引物AP3进行AP-PCR,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
作者:朱敬先;张鹏;高顺强;林元珠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强脉冲光配合除红血丝美容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观察
- 2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IL-15和IL-18水平的改变及意义
- 3 念珠菌生成D-葡萄糖与D-甘露糖含量比值的分析
- 4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在丘疹鳞屑性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
- 5 EMLA乳膏局部封包的麻醉效果观察
- 6 黑素瘤细胞及表皮黑素细胞中酪氨酸激酶c-abl,c-kit和PDGFRα/β的表达
- 7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与总IgE,IL-2,IL-4,IFN-γ的相关性
- 8 服用ARV药物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9 经治无效NGU解脲脲原体药物敏感性分析
- 10 miR-199a抑制低氧诱导因子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
- 11 皮肤止痒脱敏膜治疗接触性皮炎疗效观察
- 12 疣状痣并发脂溢性角化1例
- 13 特应性皮炎与人体微生物感染的研究进展
- 14 rDNA-ITS序列测定等三种方法鉴定假丝酵母菌结果比较
- 15 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吡美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 16 多发性脂囊瘤1例报告
- 17 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治疗系统性普通裂褶菌感染小鼠模型的观察
- 18 伏立康唑与其他5种抗真菌药体外抗念珠菌活性的比较研究
- 19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1例报告
- 20 长春地区梅毒2735例流行状况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