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GentleYAG 1064 nm激光治疗对小鼠皮肤屏障功能及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GentleYAG1064nm激光嫩肤治疗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GentleYAG1064nm激光照射小鼠背部皮肤,每周1次,在激光照射前、首次照射后1周、连续3次照射后1周和连续4次照射后4周时检测皮肤经表皮失水(tramsepidermalwaterloss,TEWL)、含水量和皮肤弹性的变化.结果首次激光照射小鼠皮肤后1周时TEWL,皮肤含水量和皮肤弹性基本上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
作者:赵晓霞;任秋实;刘华绪;许爱娥 刊期: 2006- 08
-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atched-1和Gli-1蛋白检测及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的激活水平及状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及正常皮肤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Patched-1和Cli-1的蛋白水平及mRNA的表达和分布.结果Patched-1和Gli-1蛋白及mRNA检测呈明显阳性着色,主要分布于鳞癌细胞胞浆中.结论鳞癌皮损中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处于激活状态.......
作者:刘瑛;李承新;刘玉峰 刊期: 2006- 08
-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及其蛋白在银屑病表皮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及其蛋白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组织、进行期银屑病皮损及非皮损区PML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人皮肤组织中,PMLmRNA和蛋白不表达(阴性);在非皮损区,PMLmRNA和蛋白在基底层和基底上层细胞核内低表达(52%,36%);在银屑病皮损周边PMLmRNA和蛋白在基底层和基底上层细胞核内呈灶状表达(72%,64%)......
作者:王琼玉;彭振辉;阎呼玲;刘平;楚瑞琦;谭升顺 刊期: 2006- 08
-
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h1/Th2及Tc1/Tc2的研究
目的探讨CD4+T细胞(Th细胞)和CD8+T细胞(Tc细胞)亚群在梅毒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三色荧光抗体染色的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CD4+/IFN-γ+(Th1),CD4+1/IL-4+(Th2),CD4+/IFN-γ+/IL-4+(Tho),CD8+/IFN-γ+(Tc1),CD8+/IL-4+(Tc2),CD8+/IFN-γ+/IL-4+(Tc0)细胞含量.结果......
作者:黄小雄;邹循辉;樊翌明;吴志华 刊期: 2006- 08
-
侵袭性曲霉病兔模型的构建
目的构建侵袭性曲霉病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气管切开、气管内接种构建侵袭性曲霉病兔模型.结果烟曲霉侵袭性感染发生在接种1周内,而其生存期超过2周.结论成功构建了侵袭性曲霉病兔模型,它是研究侵袭性曲霉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评估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疗效、发现烟曲霉的毒力因子以及评价新的诊断方法等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刘军;沈永年;吕桂霞;陈伟;刘维达 刊期: 2006- 08
-
常见皮肤癣菌代谢产物体外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常见致病真菌代谢产物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KC)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白念珠菌常规培养,提取培养上清液后按不同稀释度加入体外培养的HKC中,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8,IL-6及TNF-α的浓度.结果5个组均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在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须癣毛癣菌组1:10,犬小孢子菌组1:1时,HKC上清液......
作者:李红春;王宝玺;孙秋宁;左亚刚;闫言 刊期: 2006- 08
-
HLA-DRB1,DQA1等位基因与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系统损害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HLA-DRB1,DQA1等位基因与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器官系统损害的相关性.探讨广西壮族SLE从基因到临床表达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128例确诊的SLE患者的HLA-DRB1,DQA1等位基因,并与患者的各种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蛋白尿与DRB1*15和DRB1*16负相关,与DQA1*0301正相关;血尿素氮增高与......
作者:苏家光;梁伶;刘栋华;郑文军;林有坤;严煜林;莫雪安 刊期: 2006- 08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钙剂及维生素C治疗慢性荨麻疹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40例,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150ml加入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及维生素C注射液2.0g静滴;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60ml静滴,两组均1次/d,疗程6周.结果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有效率88.89%,平均起效时间2.1周,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和4.2周,两组有效率相比差......
作者:达文慧;刘晓红 刊期: 2006- 08
-
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复方倍他米松治疗104例瘢痕疙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为54.8%,显效为30.8%,有效为5.8%,无效为8.6%,有效率为91.3%.结论复方倍他米松用于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志民;苏金榜;江连枝 刊期: 2006- 08
-
三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寻找更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带状疱疹及神经痛的方法.方法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对比观察.分别于疗程第5,10天观察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和不良反应.A组口服泛昔洛韦250mg,3次/d,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3次/d;B组口服泛昔洛韦250mg,3次/d;C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3次/d.结果三组在结痂起始、止痛起效、疼痛消失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有效率分别为96.77%,86.67%和......
作者:牛丽敏;马超;王伟 刊期: 2006- 08
动态资讯
- 1 地氯雷他定对皮肤划痕症患者组胺及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 2 二甲双胍和顺铂联用对B16F10黑素瘤细胞的协同抑制效应
- 3 角质形成细胞与皮肤免疫研究进展
- 4 有机磷农药甲拌磷(3911)致疑似药物超敏综合征1例
- 5 自体疣埋入致种植性尖锐湿疣2例
- 6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治疗和护理体会
- 7 PCR方法快速检测一些常见医学真菌
- 8 OPT光配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 9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1例
- 10 长期误诊的手足丘疹型环状肉芽肿1例
- 11 怡尔美祛斑口服液治疗黄褐斑50例疗效观察
- 12 蒙医药学在皮肤性病学方面的贡献
- 13 VX2可移植性兔皮肤肿瘤模型的建立
- 14 克拉霉素(诺邦)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观察
- 15 方正酸二丁酯外用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 16 转化生长因子-α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的表达
- 17 敏感性皮肤问卷的编制及其与鲍曼敏感性皮肤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比较
- 18 柳氮磺胺吡啶致重症药疹1例
- 19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57例疗效观察
- 20 CysLTR1蛋白羧基端核定位序列及其刺激剂和拮抗剂对CysLTR1核转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