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年第12期文章
  • 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报告1例淋巴瘤样丘疹病.患者女22岁,躯干、四肢出现结节、丘疹1月,可自愈.组织病理提示有异形性细胞浸润,伴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异形性细胞CD3(+)、CD30部分(+).......

    作者:陈柳青;王玮蓁;姜一化;陈红英;马玲 刊期: 2007- 12

  • 臀部皮肤巨大褥疮继发鳞状细胞癌及全身转移1例

    报告1例臀部皮肤巨大褥疮继发鳞状细胞癌及全身转移.患者女,33岁.车祸后臀部巨大褥疮22年,继发鳞状细胞癌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3个月,下腹部皮肤转移1个月,全身骨转移半个月.组织病理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作者:王文鑫;王晓彦;王革军 刊期: 2007- 12

  • 面中部NK/T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报告1例面中部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男,23岁,鼻尖、口周、下颌部皮肤浸润性红斑1年半.免疫组化符合NK/T细胞淋巴瘤.给予放、化疗,皮疹基本消失,随访未见复发.......

    作者:赵志力;杨蓉娅;王文岭;苏有明;樊昕 刊期: 2007- 12

  • 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1例

    患者男,37岁.全身反复出现红斑、斑丘疹、水疱,伴剧痒1年半.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真皮内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示IgA呈线状沉积于基底膜带.皮疹特点和组织病理类似疱疹样皮炎,后根据直接免疫荧光确诊为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给予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孟静;于建斌;张江安;翟伟 刊期: 2007- 12

  • 湿疹患者301例致病因素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湿疹的发病机制.方法对301例湿疹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特异性IgE食物和吸入性变应原检测及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结果301例自体血清皮肤试验中,70例阳性,阳性率23.26%;74例特异性IgE吸入性变应原检测中,47例阳性,阳性率63.51%;41例特异性IgE食物性变应原检测中,18例阳性,阳性率43.9%;90例斑贴试验中,58例阳性,阳性率64.44%.结论湿疹发病机制中有自身免疫机制和......

    作者:王德旭;张炜;安全平;苏东宝;于秉伦;赵峰 刊期: 2007- 12

  • 麻风新发病例5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麻风病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对55例有皮肤损害和感觉障碍的患者做组织病理活检,HE染色及抗酸染色.结果病理检查结果表明,51例标本出现了麻风病改变,如上皮样和泡沫样细胞肉芽肿及神经损害等病变,其中46例查到抗酸杆菌;4例病理表现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但同样表现为抗酸性.结论对皮肤有红斑等慢性损害的病例,应结合临床、病理和抗酸染色三种检测方法,才能明确诊断麻风病.......

    作者:张万鹏;吴慰师;董秀芹;蔡明钢;陈维雄;张裕群 刊期: 2007- 12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局部序贯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近期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卡泊三醇和哈西奈德局部序贯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7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B-UVB联合局部序贯疗法)及NB-UVB治疗组,以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价疗效.结果联合组比NB-UVB组起效更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局部序贯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高,安全性好.......

    作者:李璟蓉;邓列华;徐爱莉;郭梅艳;李克俭;林幼娜;徐瑾 刊期: 2007- 12

  • 假指节垫1例

    患者女,14岁.右手拇指出现斑块4年,无自觉症状.有抠剥皮疹习惯.病理显示:表皮显著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单一核细胞浸润,真皮内结缔组织正常,未见增生粗大的胶原纤维.诊断:假指节垫.......

    作者:吴军;何威;唐召奎;黄海;杨进清 刊期: 2007- 12

  • 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76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及128例健康人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结果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尤以伴有发热和心肌损伤者升高更为明显.结论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这可能与皮肤炎症反应有关,伴发热和心肌损伤者升高更明显.......

    作者:李慧忠;唐浩熙;刘翔;练霭云;陈波;金少芬;缪志辉 刊期: 2007- 12

  • 中药组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干预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在体外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培养患者DC,经中药组方作用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的变化,MTT法观察DC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及ELISA法观察分泌IL-12的影响.结果患者的DC经中药组方作用后,CD83的表达均明显上调,CD86的表达及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有一定的抑制;对IL-12的产生均显著性下降.结论复方中药对患......

    作者:杨莉;李艳佳;刘京生;杨继章 刊期: 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