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狼疮性肾炎患者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狼疮性肾炎(LN)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反向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对SLE患者和并发LN的SLE患者血浆中可溶性EPCR(sEPCR)水平和外周血循环系统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LE患者的sEPCR平均水平(261±13ng/ml)比正常对照组的sEPCR平均水平(1......
作者:刘慧敏;耿静;王世君;张瑞英;吴平 刊期: 2007- 02
-
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脾γ-干扰素水平测定
目的通过测定脾脏γ-干扰素含量在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不同时期水平,推测其在系统性白念殊菌感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建立健康小鼠及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鼠系统性感染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出脾脏γ-干扰素含量,用平皿系列稀释法检测肾内菌落形成单位(CFU),并记录平均生存时间.结果白念珠菌感染组小鼠脾脏γ-干扰素均在感染后7天达高峰;其中亚致死量感染组(B组)γ-干扰素含量高于亚致......
作者:杨义成;涂亚庭;黄巍;林能兴;连昕 刊期: 2007- 02
-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baxmRNA的检测,探讨凋亡相关基因在SLE患者中的改变及其在SLE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41例SLE患者及32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人PBMC中bcl-2mRNA与bax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组自身抗体谱.结果SLE活动期患者组bcl-2......
作者:赵金霞;董争鸣;张璞玉;王斌 刊期: 2007- 02
-
雷公藤甲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取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组织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作用,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雷公藤甲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前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甲素能显著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且存在一定的浓度依赖性;雷公藤甲素作用后瘢痕疙......
作者:杨艳;陈晓栋;曹双林 刊期: 2007- 02
-
家族性进行性色素过度沉着症一家系B淋巴细胞系建立及意义
目的为保证对一个汉族家族性进行性色素过度沉着症(FPH)家系致病基因研究的顺利实施,对该家系成员进行B淋巴细胞转化并建立永生化细胞系.方法采用EBV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并加用环孢霉素A.结果成功建立该家系成员永生化细胞系15个;B淋巴母细胞系(B-LCL)成功转化后其体积增大,形态多样,伸出伪足,增生的淋巴细胞多聚集成团.结论该家系成员B-LCL建系成功,为后续定位克隆FPH基因并进行皮肤色素代谢......
作者:邓云华;张彩娥;陈兴平;吴雄文;周礼义;陈映玲 刊期: 2007- 02
-
基因芯片检测人乳头瘤病毒23种亚型的应用评价
目的了解基因芯片检测性病门诊患者HPV23种亚型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标记有生物素的HPV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变性后与固定在尼龙膜上23种HPV特异性分型探针进行反向斑点杂交检测HPV亚型,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PV6/11和HPV16/18作比较.结果200例患者标本中,基因芯片阳性率47.04%,其中单一亚型感染63例,重叠感染31例.共检出亚型15种,6/11型的总检......
作者:黄进波;叶珊 刊期: 2007- 02
-
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花斑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对花斑癣的治疗效果.方法每日用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均匀涂抹于皮损处1次进行治疗,观察治疗2周、3周、4周时的疗效.结果临床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逐周均有明显提高.2周后有效率为35.29%,真菌清除率为8.82%,4周后有效率为98.53%,真菌清除率为95.59%.结论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花斑癣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作者:金春玉;朱莲花;王鹏 刊期: 2007- 02
-
阿维A联合他扎罗汀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阿维A胶囊联合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阿维A和维生素E口服,外用他扎罗汀凝胶;对照组采用迪银片和维生素E口服,外用蒽林霜.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2.09%和31.40%,治疗组皮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维A与他扎罗汀联合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孙力;史义军;张红岩;王永强 刊期: 2007- 02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抗生素和叶酸治疗儿童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抗生素等治疗儿童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3例,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抗生素、叶酸治疗;对照组38例,以抗生素、叶酸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7%)显著高于对照组(63.1%)(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抗生素等治疗儿童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禹卉千;李振鲁;王豫平 刊期: 2007- 02
-
消疣液体外抗尖锐湿疣皮损中HPV的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消疣液在体外对尖锐湿疣皮损HPV的杀灭作用.方法以白花蛇舌草、土茯苓、黄柏、姜黄等10味中药制备成消疣液酊剂,将其作用于离体尖锐湿疣皮损组织中的HPV,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通过定量检测HPV-DNA的扩增情况,研究其抗病毒作用.结果经消疣液作用后,DNA扩增受到抑制,检测结果阴性;而对照组,扩增没有受到抑制,结果为阳性.结论消疣液具有明确的杀灭HPV的作用,阐......
作者:孟昭影;刘金禄;高永荣;李采青;卢成;徐振刚 刊期: 2007- 02
动态资讯
- 1 钙羟磷灰石皮下注射联合维生素C口服对裸鼠皮肤胶原蛋白的影响
- 2 卵巢肿瘤合并慢性荨麻疹1例
- 3 特应性皮炎全基因组病学及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4 他扎罗汀凝胶和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治疗斑块状银屑病30例临床观察
- 5 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1例
- 6 CD34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中的表达
- 7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atched-1和Gli-1蛋白检测及mRNA表达的研究
- 8 HIV抗体不确定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 9 Cdc42基因在阿萨希毛孢子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的表达差异
- 10 应用荧光图像对丹磺酰氯染色后角质层转化时间的评价
- 11 Tri-Luma(R),曲酸和熊果苷对人体黑化模型的脱色效果分析
- 12 雷公藤甲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 13 老年人的瘙痒性皮肤病
- 14 HSV-tk/GCV系统对NIH3T3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研究
- 15 祖孙三代罹患带状疱疹水痘
- 16 维A酸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及CDK4表达的影响
- 17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54例危险因素分析
- 18 以声嘶为首发症状的喉梅毒8例临床分析
- 19 幼儿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4例
- 20 梅毒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和/或HIV感染情况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