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伊曲康唑注射液对大鼠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短期疗效观察和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注射液对于快速控制大鼠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疗效.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建立大鼠播散性毛孢子菌病模型后,ICZ组第1,2天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20mg/kg,2次/d,第3~5天1次/d,静注;AMB组给予两性霉素B1mg/kg,1次/d,连续5天,静注;Control组给予静注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存活率、累计存活天数、肝脾等脏器真菌负荷量,并测定血浆β-D-萄......
作者:王文岭;杨蓉娅;郝震峰;张洁;王聪敏;魏万林;苏有明 刊期: 2007- 06
-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在Bowen病皮损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A,E(CyclinA,E),P16INK4a(P16),P21WAF1(P2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在Bowen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Bowen病皮损中CyclinA,CyclinE,P16,P21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A,P21,PCNA蛋白在所有的Bowen病标本中呈阳性表达,P16和CyclinE蛋白在......
作者:刘厚君;林能兴;吴艳;陈宏翔;刘志香;李家文;涂亚庭 刊期: 2007- 06
-
单纯疱疹病毒2 gD蛋白T细胞表位区的预测及克隆
目的预测并克隆单纯疱疹病毒2gD蛋白T细胞抗原表位集中区.方法根据相关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器进行表位预测;提取单纯疱疹病毒2基因组,用特异性引物扩增预测的gD蛋白T细胞抗原表位集中区基因,酶切后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pGEX-4T-1,对重组载体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预测得到了单纯疱疹病毒2gD蛋白T细胞抗原表位集中区,构建成功重组载体pGEX-gD,经测序确认序列正确.结论单纯疱疹病毒2gD蛋白T细......
作者:樊建勇;杨慧兰;关蕾;王颖;仕瑶慧 刊期: 2007- 06
-
Tri-Luma(R),曲酸和熊果苷对人体黑化模型的脱色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Tri-Luma(R),曲酸和熊果苷外用对人体黑化模型的脱色效果.方法使用日光模拟器在健康受试者后背部诱导色素斑形成,局部外用Tri-Luma(R)2次/周,曲酸和熊果苷2次/d,连用8周.各组分别设空白对照和基质对照.分光测色仪(chromameter)测色素斑部位L值.结果Tri-Luma(R)处理组黑素在第4,6,8周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有较快的消退趋势;曲酸和熊果苷处......
作者:仲少敏;赵俊郁;朱学骏;吴艳 刊期: 2007- 06
-
咪唑斯汀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咪唑斯汀10mg,1次/d,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2次/d,连用2周;对照组30例,口服咪唑斯汀10mg,1次/d,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3%,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咪唑斯汀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疗效较好.......
作者:胡雅玉;任小丽 刊期: 2007- 06
-
斑秃丸联合胱氨酸治疗斑秃31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斑秃丸联合胱氯酸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将60例斑秃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口服斑秃丸5.0g,3次/d及胱氨酸片50mg,3次/d;对照组29例口服斑秃丸5.0g,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32%,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58.62%),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斑秃丸联合胱氨酸治疗斑秃疗效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路永红;周谦 刊期: 2007- 06
-
综合疗法治疗斑秃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口服美能(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d;地塞米松片,1.5mg/次,3次/d;4天后,减量为2次/d;10天后减量为1次/d,20天后全部撤停.匹多莫德0.4g/次,1次/d,空腹服.斑秃患处用梅花针叩刺,并同时外搽曲安缩松注射液综合治疗,共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判效,并与对照组27例曲安缩松注射液1mL+2%利多卡因注射液1mL局部......
作者:王斗训;肖小琴;陈霞 刊期: 2007- 06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采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4粒,3次/d,同时口服左西替利嗪10mg,1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50例单独口服左西替利嗪,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26,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作者:丁秋允;刘春梅;赵建伟;王永强 刊期: 2007- 06
-
务工人员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浙西地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219例外出务工人员和155例健康对照血清中抗HSV-2IgG抗体.结果外出务工人员抗体检出率26.5%,对照组检出率17.4%,两组抗体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不洁性行为等感染相关因素作性别分层分析,<25岁女性感染率高......
作者:邱惠萍;姚水洪;石仁慧 刊期: 2007- 06
-
梅毒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和/或HIV感染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讨梅毒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和/或HIV感染的发生率及其流行情况.方法对确诊梅毒的患者进行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淋病、生殖器念珠菌病等性传播疾病及HI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在470例入选病例中,合并感染256例,占54.5%,其中男107例(占男性病例的36.1%),女149例(占女性病例的85.6%),女性合并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P<0.001);在梅毒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和/......
作者:朱邦勇;李民;文春梅;赵秀梅;甘泉;覃善列;梁月金 刊期: 2007- 06
动态资讯
- 1 强脉冲光自动脉冲技术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60例临床观察
- 2 B16F10黑素瘤细胞培养上清对相同基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
- 3 先天性厚甲症伴多发性皮角1例
- 4 单味中药对体外培养毛囊生长影响的研究
- 5 绝经期大鼠皮肤形态及相关因素的测定
- 6 中药熏蒸联合NB-UVB照射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46例临床观察
- 7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1例
- 8 以环形浸润性斑块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
- 9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感染性荨麻疹65例临床观察
- 10 清热化痰活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L-4,IFN-γ的影响
- 11 川芎嗪对HaCaT细胞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影响的实验研究
- 12 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hTERT mRNA的表达
- 13 银屑病患者皮损处γδT细胞受体γ链V区取用模式的初步研究
- 14 多发性晕痣12例临床分析
- 15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小鼠接触性皮炎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免疫学机制探讨
- 16 色素性荨麻疹1例
- 17 手术联合射频治疗嵌甲47例临床观察
- 18 尖锐湿疣患者复发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19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系统评价
- 20 1%吡美莫司乳膏联合甲氧沙林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