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聚焦超声治疗跖疣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聚焦超声与微波、激光三种方法治疗跖疣的优缺点,探讨聚焦超声在治疗跖疣方面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收集本科追踪随访的采用聚焦超声、微波、激光治疗的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比较其优缺点.结果聚焦超声与微波和激光治疗的治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治疗后的创面感染、瘢痕形成以及复发率聚集超声组均低于微波和激光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聚焦超声与微波和激光治疗跖......
作者:苏建英;蒙秉新;郑艳 刊期: 2007- 08
-
淋病奈瑟菌膜蛋白抗原表位的研究
目的利用人工合成多肽制备针对淋球菌外膜蛋白PIB抗原表位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以期用于淋球菌的检测,为进一步建立新型淋病快速诊断方法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根据PIB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合成一段多肽(LD1),并将其与钥孔血蓝蛋白(KLH)偶联构成完全抗原LD1-KLH,免疫动物,收集抗血清,用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其特异性.结果ELISA检测表明,LD1-KLH具有免疫原性,免疫动物能刺......
作者:戴翔;廖芳;黄进;周俊立;张玲 刊期: 2007- 08
-
曲尼司特对特应性皮炎SP和NGF的影响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AD)患者P物质(SP)、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血清水平与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并探讨服用曲尼司特后对其影响.方法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P和NGF水平.结果患者血清SP和NG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与疾病严重度呈正相关;治疗后两者血清水平显著下降.结论SP和NGF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并与疾病严重度......
作者:李彦希;郭在培 刊期: 2007- 08
-
新生隐球菌生物膜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目的了解新生隐球菌生物膜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标准微量稀释法测定上述4种抗真菌药物对20株新生隐球菌悬浮状态与生物膜状态的低抑菌浓度(MIC),MIC结果判定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XTT,2,3-bis(2-methoxy-4-nitro-5-sulfophenyl)-2H-tetrazolium-5-carboxanilideinnersalt]-降解法.结......
作者:李秀丽;李凌;廖万清 刊期: 2007- 08
-
他扎罗汀诱导前后角质形成细胞TIG 3 mRNA表达
目的研究他扎罗汀对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他扎罗汀诱导基因3(TIG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0.1和1.0μmol/L他扎罗汀处理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24h后,用MTT法、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TaqMan探针)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TIG3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他扎罗汀可抑制角质形成的增殖和诱导TIG3mRNA的表达.0.1和1.0μmol/L他扎罗汀处理角质形成细胞后,......
作者:郑焱;罗素菊;彭振辉;樊靖华;李晓莉;周少娜 刊期: 2007- 08
-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干扰素-γ受体mRNA表达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干扰素-γ受体(IFN-γR)mRNA表达情况.方法收集45例CIU患者,3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集PBMC提取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扩增(RT-PCR)法检测IFNRmRNA表达水平.结果CIU患者PBMC中Th1细胞因子受体IFN-γRmRNA表达水平(0.636±0.194),高于健康对照组(0.540±0.184)(t=......
作者:陈敏;高建明;杨雪源;姚煦 刊期: 2007- 08
-
甲真菌病分离菌株体外角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目的对甲真菌病常见分离菌株进行体外降解角蛋白能力的比较,以初步探讨该病的临床表现与角蛋白酶的相关性.方法角蛋白酶的诱导培养基为含甲培养基,测定的底物为keratin-azure,以A595nm值衡量角蛋白酶的活性.结果①皮肤癣菌与非皮肤癣菌的角蛋白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12);②红色毛癣菌角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受试真菌(P<0.001);③不同SCIO积分段的甲真菌病红色毛癣菌临床分离株角......
作者:李筱芳;刘维达;陈辉;陈先进;沈永年;吕桂霞 刊期: 2007- 08
-
外周血PGI2和T细胞亚群水平与生殖器疱疹复发频率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生殖器疱疹(GH)患者外周血PGI2水平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及患者行为因素与GH复发频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性病门诊收集确诊的GH患者,记录病史及人口学资料并采集GH复发前后患者外周血,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及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APAAP)法测定血清中PGI2水平及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SPSS软件分析GH复发频率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GH患者复发频率......
作者:叶兴东;戴向农;汤少开;黄雪梅;张锡宝 刊期: 2007- 08
-
中医耳针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耳针与咪唑斯汀联合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与药理.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耳针联合咪唑斯汀口服,对照组39例单纯服用咪唑斯汀,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针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景卫;郝玉;甄翠棉;龚志刚 刊期: 2007- 08
-
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58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与单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对58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更昔洛韦0.25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0.25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疗程均为7天,第10天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无论从止疱、止痛、结痂时间以及病程等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结......
作者:孙宏伟;崔玲 刊期: 2007- 08
动态资讯
- 1 不同地区武警部队官兵皮肤真菌感染情况分析
- 2 1949-2013年甘肃省庆阳市麻风流行动态分析
- 3 累及食道黏膜的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 4 养血活血汤治疗多发性斑秃疗效观察
- 5 勒-雪病1例
- 6 32磷治疗瘢痕增生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 7 梅毒患者血清对HIV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影响
- 8 A型肉毒毒素消除面部上三分之一皱纹的临床观察
- 9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96例报告
- 10 先天性角化不良1例及家系
- 11 先天性局灶性少毛症1例
- 12 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初发生殖器疱疹的对比研究
- 13 安体舒通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女性高雄激素性痤疮116例疗效观察
- 14 咪喹莫特预防宫颈尖锐湿疣复发疗效观察
-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巨大尖锐湿疣1例
- 16 海南省孕妇、新生儿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 17 冬季光敏性面部皮炎137例临床特点及发病诱因调查
- 18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5例临床分析
- 19 原发皮肤间变性大T细胞淋巴瘤1例
- 20 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CIU患者血清总IgE及Th1/Th2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