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芳维A酸氨丁三醇对HaCaT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芳维A酸氨丁三醇作用于无血清培养的HaCaT细胞后,细胞内分化相关基因TGase1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剂量-时间曲线,并比较芳维A酸氨丁三醇与依曲替酸对HaCaT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芳维A酸氨丁三醇和依曲替酸(0.001~1.0μm/L)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的HaCaT细胞培养液中,在添加芳维A酸氨丁三醇6h、12h和24h后分别回收总RNA,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HaCa......
作者:陈洁;顾军;李斌 刊期: 2009- 08
-
骨化三醇对角质形成细胞作用机制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对角质形成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寻找骨化三醇作用的靶蛋白.方法常规培养HaCaT细胞、药物诱导,避光培养48h后用反复冻融法提取细胞全蛋白.将提取的蛋白样品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应用ImageMaster2DPlatinum5.0软件对图像进行匹配分析,选取各组中有重叠的药物作用前后浓度改变的10个蛋白质点,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
作者:李慧;顾军;张春华;孙青菊;郭志丽;毕新岭 刊期: 2009- 08
-
克银丸联合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克银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6月~2007年5月就诊的68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口服克银丸10g/次,2次/d,联合UVB照射;对照组32例单用UVB照射,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PASI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作者:吕萍 刊期: 2009- 08
-
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脓疱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脓疱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6月~2008年6月就诊的100例脓疱疮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外搽2%夫西地酸乳膏3次/d,对照组50例,外搽2%莫匹罗星软膏3次/d,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92.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脓疱疮有效,安全性高......
作者:邢燕;赵玲一;邹宇 刊期: 2009- 08
-
盐酸布替萘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布替萘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1%盐酸布替萘芬软膏,早、晚各1次薄薄涂于患处,1~4周判断疗效;并以克霉唑软膏作对照.结果盐酸布替萘芬软膏治疗体股癣痊愈率59.01%,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95.45%;治疗手足癣痊愈率为44.44%,有效率为92.60%,真菌清除率为88.89%;治疗花斑癣痊愈率为56.25%,有效率为93.75%,真菌清除率93.75%.各病种治疗组......
作者:周培媚;苏晓杰;路永红;向丹黎;陈前明;刘兰;宋丹萍;魏培迪;康红宇;康每 刊期: 2009- 08
-
口服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83例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5年5月~2008年10月就诊的159例甲真菌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口服特比萘芬250mg,1次/d,连续服药;对照组76例口服伊曲康唑200mg,2次/d,冲击治疗,连用1周,停药3周为1个疗程,共3~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停药时痊愈率分别为63.86%和50.00%,有效率分别为83.13%和69.74%,真菌学痊愈率分别为......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09- 08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预防尖锐湿疣复发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于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作用.方法107例尖锐湿疣患者经CO2激光祛除疣体,并在创面愈合后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5例在原疣体部位局部外敷10%5-氨基酮戊酸(ALA)霜剂,包括皮损周围1.0~2.0cm,并用薄膜封包3h,再用光动力治疗仪照射,时间为20min/光斑,光斑直径2.0cm,1次/w,连续2次,此后每2~4w随访1次,连续6个月;对照组5......
作者:陈磊;郑捷 刊期: 2009- 08
-
梅毒患者血清对HIV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影响
目的了解梅毒患者血清对艾滋病病毒(HIV)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的影响.方法收集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剂(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剂(TPPA)确认为梅毒的患者血清225份和性病门诊非梅毒人群血清95份,同时用艾滋病病毒(HIV)明胶颗粒凝集试剂(PA)和两种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试剂(ELISA)筛查其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第1次检测的225份梅毒患者血清中,37份HIV1/2-PA致......
作者:符克英;钟娜;张丽芬;蔡俊宏 刊期: 2009- 08
-
梅毒194例夫妻间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梅毒在夫妻间的发病情况,探讨近年来梅毒发病率不断升高的原因.方法对194例首诊为梅毒的患者及其配偶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有114对夫妻同患梅毒,占58.76%.其中男性首诊患者49例,主要为一期梅毒,女性首诊患者65例,主要为二期梅毒,另有4例妊娠梅毒.114对夫妻同患梅毒的患者中,在一方首诊为梅毒后,有86例的配偶同时追访被诊断为梅毒,其余28例在1~2个月后才被确诊.配偶被追访而诊断......
作者:权哲;梅莉红;干慧慧;王红枫;曾义斌;方芳;翁孟武 刊期: 2009- 08
-
复发与未复发女性尖锐湿疣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检测
目的观察复发与未复发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探讨CA复发与Th1/Th2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女性生殖器CA初发患者37例,经电灼治疗后随访3个月(期间不使用任何免疫制剂),再次复发者计入A组(15例),未复发者计入B组(22例).用ELISA法测定电灼治疗前各组血清标本的细胞因子IL-2、IL-12、IL-4和IL-10的浓度,比较A,B两组血清细胞因......
作者:涂权梅;吕杰强;陈小鸣;杨安素;邱海凡 刊期: 2009- 08
动态资讯
- 1 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 2 乳房外Paget病19例临床与随访分析
- 3 寻常性银屑病皮损bcl-2和c-myc基因表达及意义
- 4 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小红斑量和T细胞亚群检测及临床疗效观察
- 5 派瑞松霜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
- 6 复方甘草酸铵综合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观察
- 7 云南彝族人群HIV感染流行情况分析
- 8 某市娱乐服务行业女性性传播疾病检测结果分析
- 9 强脉冲光自动脉冲技术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60例临床观察
- 10 补骨脂注射液联合NB-UVB对人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
- 11 皮肤蝇蛆病1例
- 12 云南省HIV感染者病程长期不进展影响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13 结节性类弹力纤维病1例
- 14 浅表脂肪瘤样痣1例
- 15 依达拉奉抗氧化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
- 16 他克莫司软膏对银屑病患者皮损T细胞的影响
- 17 酒渣鼻样糖皮质激素性皮炎86例临床分析
- 18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otch1和NF-κB p65的表达及意义
- 19 潜在血源传播患者梅毒血清学TRUST/TPPA与IgM抗体联合检测
- 20 Psoriasin在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