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第4期文章
  • 皮肤鳞状细胞癌300例临床及病理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0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皮肤SCC首发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院10年共确诊皮肤SCC300例,男女比例约为1.86:1.50岁及以上者223例(74.33%),暴露部位170例(56.67%).临床诊断正确者52例(17.33%);诊断为恶性肿瘤、肿物待查和非肿瘤者分别为179例(......

    作者:董慧婷;张永红;杨蕾;孙杨;李彦锋 刊期: 2011- 04

  • 孕激素在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模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孕激素在雌激素诱导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模型中的作用.方法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在阴道接种10μL白念珠菌悬液(5×10(4)个袍子)前72h皮下注射不同剂量雌二醇和/或黄体酮,接种后3,7,14和21d各组随机取2只小鼠进行阴道菌落计数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各组菌落计数在接种后3d高,7d明显减少,21d几乎为0.与EOPO组比较,单用雌激素组在3d和7d菌落计数均明显升高(P0.......

    作者:高涛;陈嵘祎;李文;杨艳平;林映萍;周英;樊翌明 刊期: 2011- 04

  •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R和HSP90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狠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雌激素受体(ER)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58例SLE患者和28例正常人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逆转录并扩增ER和HSP90,通过凝胶图像扫描系统对PCR产物的电泳条带进行扫描分析.结果SLE患者组PBMC中ER和HSP90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

    作者:李冬芹;张金凤;王相华;赵林栋;李付广 刊期: 2011- 04

  • 白念珠菌菌丝相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利用SMART(SwitchingMechanismAt5'endofRNATranscriptMethod)技术,构建高质量的白念珠菌菌丝相(芽管)全长cDNA文库.方法不完全1640培养基诱导高于95%的白念珠菌带芽管孢子,提取总RAN并纯化polyA'RNA作为模板,应用SMART技术利用SMARTScribe(TM)MMLV反转录酶和经修饰的oligo(dT)引物(CDSⅢ/3'PCR......

    作者:韩慧霞;王鲁;宋秋荷;钟白玉;陆洪光 刊期: 2011- 04

  • 咪喹莫特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对全层皮肤缺损诱导的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组织学变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双耳腹面手术切除2.Ocm×5.Ocm全层皮肤至筋膜,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后,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只,将每只兔左耳分别于伤后每日和隔日应用咪喹莫特,共8周,右耳为空白组(非用药组).结果与非用药组相比较,经咪喹莫特应用8周后,每日用药组的瘢痕厚度(431.22±92.03)、胶原含量(4......

    作者:张彤;夏群力;郑捷 刊期: 2011- 04

  • 经呼吸道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对不同来源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marneffei,PM)的致病力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实验组小鼠分为R组和H组,分别经呼吸道吸入接种分离自广西野生银星竹鼠的PM菌株(竹鼠寄生株)及广西地区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iosismarneffei,PSM)患者血液的PM菌株(人感染株)活菌悬液,7天后处死并解剖,肉眼观察肺脏感染情况;取左肺下叶组织行真菌培养并比较阳性率差......

    作者:姚婉玉;罗青华;梁伶;刘栋华;曹存巍;黄绍标;罗虹;刘燕芬 刊期: 2011- 04

  • 黑素细胞和噬黑素细胞在瑞尔黑变病中的结构与分布

    目的探讨瑞尔黑变病的黑素细胞和噬黑素细胞的组织病理特点.方法收集瑞尔黑变病皮损标本50例,正常皮肤标本20例,所有病理切片标本均进行Fontana-Masson染色、多巴染色、CD68染色、C-Kit(CD117)染色,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6.0分析各组标本中平均光密度值.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4例黑变病皮损的超微结构.结果①特殊染色:Fontana-Masson染色、多巴染色中黑......

    作者:孟慧敏;李利 刊期: 2011- 04

  • 白癜风患者血浆中氧化与抗氧化相关指标的检测

    目的通过对白癜风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中氧化与抗氧化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维生素E(VitE)及一氧化氮(NO)表达水平的测定,探讨氧化应激在白癜风发病机制及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60例白癜风患者(患者组)和4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化学法检测血浆中SOD,CAT,GSH-Px的活性......

    作者:刘志军;刘晶;唐显华 刊期: 2011- 04

  • 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盐酸非索非那定单独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过敏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mg,2次/d,雷公藤多甙片10mg,3次/d,对照组单独使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用法同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计算疗效指数,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84.21%和6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田涛;袁菲 刊期: 2011- 04

  • ALA-PDT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CA)的疗效及治疗后局部病毒的清除情况.方法将入选的78例男性尿道口C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以ALA-PDT治疗,对照组36例,予以高频电灼治疗,治疗后1周时判定疗效.并且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简称HybrMiax)检测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

    作者:陈启红;符文好;张琼翔;吴云;李秉煦 刊期: 201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