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低剂量非那雄胺控制男性型秃发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评估每日口服非那雄胺1mg治疗2年有效并满意后,减量为5mg/周及1mg隔1日口服治疗中国男性型秃发的疗效.方法选择非那雄胺治疗2年或2年以上的男性型秃发患者175例,随机分为非那雄胺减量治疗组88例和安慰剂对照组87例,分别口服非那雄胺(1~24周5mg/周,24~48周1mg隔日1次口服)或安慰剂48周.并由皮肤科医师在24~48周时对治疗前、后的头发进行显微照像并评价......
作者:梁万岗;刘海平;李娜 刊期: 2011- 06
-
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5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7例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27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15例(55.56%)合并有基础疾病.18例(66.67%)皮损位于双下肢,6例患者(22.22%)累及四肢,3例患者(11.11%)累及四肢、臀部和躯干,糖皮质激素、雷......
作者:刘彤云;李谦;柴燕杰;农祥;董天祥;万屏;何黎;王正文 刊期: 2011- 06
-
儿童带状疱疹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50例儿童带状疱疹的诱因、症状、体征及治疗,并与同期50例成人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相对照.结果儿童带状疱疹有轻微前驱症状(24%),皮疹少且散在.神经痛轻微,病程短(7.5±1.8d),且不发生后遗神经痛;而成人带状疱疹则皮疹重,神经痛明显,病程长(18±2.5d),有后遗神经痛(56%).讨论相对于成年人,儿童带状疱疹发病率低,发病多有诱因.......
作者:杨凤琼;谢雪冰;邓骥 刊期: 2011- 06
-
系统性红斑狼疮2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男女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25例,女203例,男女比例1:8.12,平均发病年龄(32.72±13.49)岁(6~71岁),平均病程(2.33±2.82)年(20d~10年);男性组肾脏损害、口腔溃疡、神经系统损害、血小板减少、抗sm抗体阳性较女性组多见(P......
作者:李冬芹;史运芳;张金凤;Ridhi deepchand;王相华 刊期: 2011- 06
-
Bmi-1和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Bmi-1和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Bmi-1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mi-1和PCNA在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和30例脂溢性角化症皮损中的表达,并分析Bmi-1的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Bmi-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0.00%和16.6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
作者:张江安;于建斌;徐文博;庞琳娜;甄希;曹瑞祥 刊期: 2011- 06
-
姜黄素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核转录因子кB及其抑制因子IкBα的影响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29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姜黄素对核转录因子KB(NF-кB)及其抑制因子IкBα的干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291细胞至90%融合,分别加入5,10,15,20,25μmol/L的姜黄素,继续培养3h和6h,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291细胞增殖的情况;在常规培养至90%融合的291细胞中,分别加入肿瘤坏死因子(TNF-α)20ng/mL和/或姜黄素2......
作者:高尚璞 刊期: 2011- 06
-
一氧化氮对正常及紫外线照射后人表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正常及紫外线照射后人表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于健康人皮肤外用两种NO供体,通过真皮血流变化曲线确定与5%亚硝酸盐产生相近NO生理效应的沸石一氧化氮霜的浓度,并通过化学发光法比较二者真皮浅层NO含量.测定各志愿者311nmUVB照射后小红斑量(MED),以2倍MED的UVB照射皮肤,于照射及非照射部位外用沸石一氧化氮霜及空白对照剂,应用组织切片HE染色和Caspase3,p......
作者:谭雪晶;刘晓明 刊期: 2011- 06
-
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中文版的信度、效度评价
目的评估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CDLQI)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151名儿童皮肤病患者进行CDLQI中文版的测试.结果重测信度,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820;Gutt-man分半信度为0.814;Cronbach'sα系数为0.816.各条目得分与其维度得分之间相关系数r均在0.540以上;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波动在0.232~0.452;除日常生活领域,各维度与总分的相......
作者:朱海莉;陈达灿;刘俊峰 刊期: 2011- 06
-
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治疗系统性普通裂褶菌感染小鼠模型的观察
目的观察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治疗系统性普通裂褶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建立小鼠系统性普通裂褶菌感染模型,观察给药后小鼠的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组织逆培养阳性率、肝脏组织载菌量.结果氟康唑组、伊曲康唑组、特比萘芬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21d观察期内生存率分别为64.00%,68.00%,20.00%,12.00%;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d,>21d,11d和8d;肝脏组织逆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0.0......
作者:万力;张金芳;任强强;林元珠 刊期: 2011- 06
-
西安市高中生日光紫外线暴露和防护的知识和行为评价
目的评价西安市高中学生日光紫外线辐射的认知水平和防护行为,阐明影响紫外线辐射安全教育的因素.方法西安市4所高中的607名在校学生,完成19个题目构成的问卷调查,问卷涉及调查对象对紫外线辐射不良作用的认识程度和采取的防护行为.运用频率描述和卡方检验处理数据.结果77.27%(469例)和70.51%(428例)的被调查者知道紫外线辐射可以引起皮肤损伤和皮肤癌,53.71%(326例)的被调查者采取防......
作者:宋健文;刘平;杨正生;李林丽;苏慧;彭振辉 刊期: 2011- 06
动态资讯
- 1 骨膜增生厚皮症1例
- 2 特应性皮炎发病过程及其机制研究现状探讨
- 3 消痤汤及中药面膜治疗青年痤疮320例疗效观察
- 4 非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1例
- 5 曾诊为胆囊原位癌患者发生皮肤转移1例
- 6 辽宁省婴幼儿血管瘤及其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7 白念珠菌对正常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影响
- 8 色素性痒疹1例
- 9 乳房外Paget病1例
- 10 维胺酯(三蕊胶囊)治疗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28例疗效观察
- 11 外阴恶性肿瘤中P21WAF1/CIP1 P53及HPV 6/11HPV 16/18的检测和意义
- 12 三维康胶囊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 13 低浓度DNCB诱发豚鼠亚临床接触性皮炎的剂量效应关系
- 14 以复视为突出表现的神经梅毒文献及分析
- 15 皮肤鳞癌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 16 深圳市妊娠梅毒固定性伴通知方法及引导策略效果初探
- 17 局部静电疗法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 18 急性白血病的非特异性皮肤表现2例及文献复习
- 19 皮肤性病学专业与因特网计算机知识系列讲座之四
- 20 男性硬下疳样损害8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