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Survivin,VEGF及MVD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尖锐湿疣(CA)组织中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尖锐湿疣组织和25例正常包皮组织中Survivin,VEGF及CD34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微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计算MVD值.结果CA组织中Survivin和VEGF阳性表达率为68.75%和100%,正常......
作者:李敏;尹光文;李旭阳;李孝辉 刊期: 2011- 09
-
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STAT3的表达及磷酸化STAT3的水平
目的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期斑块状皮损角质形成细胞(KCs)STAT3的表达和活化STAT3(p-STAT3)的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olymer酶标二抗法,检测21例银屑病皮损和20例取材于外科手术的正常皮肤KCs中STAT3的袁达和p-STAT3的水平,并对银屑病患者进行PASI评分.结果银屑病皮损KCs中STAT3表达显著高于取材于外科手术的正常皮肤组织(后者呈低表达)(P......
作者:冉立伟;兰东;贾红侠 刊期: 2011- 09
-
补骨脂对SCF/Kit/MITF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补骨脂对SCF/Kit/MITF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加入终浓度为2mg/mL的补骨脂醇提物,每24h更换新鲜培养基和补骨脂素1次,连续3d后收集细胞,RT-PCR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补骨脂组sCF,c-kit,MITF和酪氨酸酶mRNA的表达.用终浓度2mg/mL的补骨脂处理角质形成细胞爬片,连续3d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补骨脂组SC......
作者:王鹰;李海东;孙仁美;曾志华 刊期: 2011- 09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单核细胞及其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型的早期影响
目的探讨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单核细胞及其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达与免疫相关的重要表型的早期影响.方法20名接受黄蜂毒液免疫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day0)和治疗后第1天(day1)、第3天(day3)和第5天(day5)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单核细胞(Mo),其中10名患者的单核细胞在体外培养6d诱导分化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ILT3,ILT4,B7H1,B7H2,M......
作者:夏济平 刊期: 2011- 09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42例银屑病患者采用NB-UVB照射治疗,3次/周,共治疗6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10含量的变化情况,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银屑病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95%,正常人血清TNF-α和IL-10浓度分别为(0.58±1.17)ng/mL和(1......
作者:贾雪松;钟文英;王娟;王海霞 刊期: 2011- 09
-
依曲替酸对HaCaT细胞维生素D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依曲替酸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皮损和正常表皮维生素D受体(VDR)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法半定量检测依曲替酸对HaCaT细胞VD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银屑病皮损VDR蛋白表达水平(33.41±2.22)明显高于正常皮肤(14.87±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侯素春;刘晓明;齐清会;张振颖 刊期: 2011- 09
-
1%联苯苄唑乳膏封包治疗甲真菌病49例分析
目的评价1%联苯苄唑乳膏封包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科以1%联苯苄唑全程封包治疗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指甲真菌病依从性良好组和依从性不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38.46%,趾甲真菌病依从性良好组和依从性不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76%和3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作者:周宗立;张建平;汪小敏;胡佳圆;邵祺;韩庆东 刊期: 2011- 09
-
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维生素E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维生素E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5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口服异维A酸10mg和维生素E0.1g,均2次/d.对照组单纯予异维A酸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两组不良反应(如口唇干燥、皮肤瘙痒、肌肉酸痛等)发生率分别为57.14%和89.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作者:丁雄飞 刊期: 2011- 09
-
二苯环丙烯酮局部免疫治疗斑秃的研究进展
国际上以二苯环丙烯酮(DPCP)在局部皮损上诱发接触性皮炎治疗重型斑秃应用广泛,目前已有近30年历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DPCP治疗斑秃的有效率多在50%~60%之间,常见的副作用为局部接触性皮炎,复发率10.6%~68.9%.DPCP治疗斑秃机制不明,目前认为可能是多环节性的,主要包括改变炎症细胞亚群、拮抗Th1免疫反应.重建Th1和Th2的平衡以及引入抑制性T细胞等.本文对有关DPCP局部免疫......
作者:巩毓刚;赵莹;章星琪 刊期: 2011- 09
-
多形性日光疹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多形性日光疹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特发性和间歇性反复发作的光线性皮肤病,好发于温热带地区的中青年女性光暴露部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日光诱发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其发生也可能与内分泌、代谢异常、微量元素、免疫、环境和遗传等有关.......
作者:杨成;何黎 刊期: 2011- 09
动态资讯
- 1 迁安市2007-2010年HIV/AIDS疫情分析
- 2 绵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队列基线HIV/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 3 他扎罗汀凝胶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 4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体液免疫指标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分析
- 5 银屑病患者尿可滴定酸等检测指标的变化
- 6 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120例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 7 基因工程抗角蛋白抗体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影响
- 8 Medlite C6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9 衣原体蛋白Pgp3抑制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进展的初步研究
- 10 先天性皮肤缺损1例
- 11 尖锐湿疣复发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
- 12 手腕部类脂质渐进性坏死1例
- 13 非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1例
- 14 Cthrc1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硬皮病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5 恶性黑棘皮病1例
- 16 伊曲康唑治愈脓癣6例疗效观察
- 17 单发于眼睑的盘状红斑狼疮1例
- 18 上海嘉定区2002~2006年妊娠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 19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 20 皿治林斯奇康联合治疗人工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