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rhPTH (1-34)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Hedgehog信号通路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目的利用PCR芯片技术,研究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humanparathyroidhormone,rhPTH(1-34)]对角质形成细胞Hedgehog(Hh)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培养HaCaT角质形成细胞株,用rhPTH(1-34)诱导细胞后,抽提rhPTH(1-34)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的总RNA,用紫外吸收测定法和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R......
作者:卜晓琳;毕新岭;史玉玲;汪五清;顾军 刊期: 2013- 01
-
外周血C3,C4与慢性荨麻疹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chronicurticaria,CU)患者外周血C3,C4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9例急性荨麻疹(acuteurticaria,AU)、146例CU患者的外周血C3,C4及IgG水平,并以20例健康人为对照.并通过荨麻疹活动评分(UAS)对165例荨麻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分.结果AU,CU患者外周血的C3,C4及Ig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作者:何泽生;安国芝;赵海春 刊期: 2013- 01
-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otch1和NF-κB p65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Notch1,NF-κBp65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8例皮肤鳞癌组织及58例正常皮肤组织中Notch1及NF-κBp65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皮肤鳞癌组织中Notch1mRNA相对含量(0.451±0.072)低于其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0.715±0.08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瑞;夏永华 刊期: 2013- 01
-
SLE患者外周血中CD16的水平与疾病的关系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16的变化,并与病情活动性及脏器损害等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CD16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5例SLE患者,根据SLEDAI评分及有无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进行分组;同时选择3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16的水平.结果SLE患者外周血CD16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SLE患者外周......
作者:赵建平;陈星;郑茂荣 刊期: 2013- 01
-
p-STAT3及其靶基因CyclinD1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磷酸化STAT3(p-STAT3)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表达,并与20例正常包皮组织作对照.结果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19/30)和73.33%(22/3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0/20)和10.00%(2/2......
作者:肖汉龙;陶娟;刘辉峰;安湘杰;肖敏;涂亚庭 刊期: 2013- 01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TP53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检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中TP53蛋白表达和TP53基因全外显子突变,以探讨TP53在LC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纽化SP法检测38例LCH中TP53蛋白水平;对16例TP53蛋白阳性组织原位提取DNA后PCR直接测序检测TP53基因外显子2~11的变化.结果38例LCH样本TP53蛋白阳性16例(42.11%).在16例阳性的平均吸光度比较中,分别为10例广泛型(......
作者:孙忠辉;石梅;李明;余红 刊期: 2013- 01
-
酒渣鼻样糖皮质激素性皮炎8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酒渣鼻样糖皮质激素性皮炎的临床特征及探讨佳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本科诊治的86例酒渣鼻样糖皮质激素性皮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12例,女74例;年龄36~52岁,平均(46.1±13.6)岁;从首次外用皮质激素到发生酒渣鼻样皮炎时间为3个月~20年,平均(12.2±3.5)个月;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弥漫性红斑和水肿基础上的丘疹、脓疱、丘疱疹和毛细血管扩张,而且反......
作者:王金玲;金如钧 刊期: 2013- 01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血虚风燥型湿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均3次/d,外用卤米松乳膏2次/d;对照组30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3次/d,外用卤米松乳膏2次/d;连续治疗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8.6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程甘露 刊期: 2013- 01
-
2006-2011年海南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的监测2006-2011年海南地区淋球菌对抗茵药物的耐药趋势.方法收集2006-2011年海南部分地区患者中分离的淋球菌384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的低抑茵浓度(MIC),用纸片酸度法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阳性率从2006年16.47%上升到2011年30.69%;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阳性率从24.71%上升到53.47%;环丙沙星耐药率在93.3......
作者:钟娜;郑文爱;王芳乾;张丽芬;陆玉珠 刊期: 2013- 01
-
威海市某医院498例性传播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威海市性传播疾病(简称性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威海市某医院2006-2010年报告的498例性病疫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年间报告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共498例,男356例,女142例,33例患两种以上性病;发病构成比先增高后降低,由2006年的14.26/万,先上升至2009年的28.11/万,后降至2010年的21.08/万.梅......
作者:王燕飞;刘卫兵;陈洪晓;王婷;李美力 刊期: 2013- 01
动态资讯
- 1 头部血管肉瘤1例
- 2 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维持治疗对局限性湿疹预后的影响
- 3 TRP-1反义核酸转染黑素细胞黑素瘤细胞的光镜及电镜观察
- 4 国产伊曲康唑治疗不典型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 5 急性泛发性扁平苔藓合并尿路感染1例
- 6 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菌种分析及耐药性检测
- 7 上海嘉定区2002~2006年妊娠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 8 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观察
- 9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手部湿疹1例
- 10 米诺环素联合尿路康颗粒剂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疗效观察
- 11 老年人皮肤生物物理特性的改变及其意义
- 12 Blaschko皮炎1例
- 13 黏液性小汗腺痣1例
- 14 表皮松解性棘皮瘤1例
- 15 甘利欣与复方青黛丸治疗银屑病对比观察
- 16 深在性红斑狼疮1例
- 17 乳头糜烂性腺瘤病1例
- 18 盐酸伐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 19 氟康唑联合乙醇抗白念珠菌活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 2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