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白介素-27/骨桥蛋白调控轴在Th17细胞异常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白介素-27(IL-27)和骨桥蛋白(OPN)对Th17细胞分泌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探讨IL-27/OPN调控轴在SLETh17细胞异常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取50例SLE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IL-27,OPN和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各细胞因子的组间差异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结果①活动......
作者:米向斌;罗妙旋;邱贤文;张堂德 刊期: 2014- 08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表皮剥脱毒素分型及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本地区46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所分泌的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toxin,ET)血清型及SA的耐药情况,并与寻常型脓疱疮及皮肤疖肿组进行对比.方法138株SA分离自SSSS(46株),寻常型脓疱疮(49株),皮肤疖肿组......
作者:赵俊英;王晓彦 刊期: 2014- 08
-
疣体组织移植制作尖锐湿疣动物模型初探
目的应用皮片移植法将人体组织尖锐湿疣皮片直接移植于裸鼠体表,以期形成相应动物模型.方法修剪从人体获得的尖锐湿疣组织,切成直径5mm左右的皮片,在裸鼠体表打洞,然后植入.基底部隔日注射人及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连续观察移植组织的生长情况.结果部分裸鼠体表尖锐湿疣组织存活,周围新生血管形成,植入成功.平均生存期限(41±9.3)d.结论疣体组织移植可作为制备尖锐湿疣动物模型的一条可能途径.......
作者:李建华;曾抗;王元占;朱晓亮;彭学标;黎倩 刊期: 2014- 08
-
苯烯莫德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凋亡作用及对T细胞NF-κB的调节
目的探讨苯烯莫德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凋亡及T细胞核因子NF-κB的调节作用.方法提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用CCK-8法测定苯烯莫德对人PBMC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法测定苯烯莫德对人PBMC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blot法检测活化的人T细胞核因子NF-κBp65,p-NF-κbp65,IKK,p-IKK,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的经时变化.结......
作者:马晓蕾;温广东;赵琰;张建中 刊期: 2014- 08
-
HMGB1对角质形成细胞自分泌三种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影响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泌维持黑素细胞生长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ELISA法检测HMGB1在正常对照组和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免疫荧光和实时定量PCR检测HMGB1及其受体To1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和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HaCaT中的表达.ELISA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对于HaCaT分泌碱性成纤维细胞......
作者:牟宽厚;韩丹;刘文丽;李盼 刊期: 2014- 08
-
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OX40/OX40L mRNA及抗C1q抗体的检测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外周血OX40,OX40LmRNA表达水平及抗C1q抗体水平.方法采集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抗C1q抗体,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OX40,OX40LmRNA表达水平.结果LN患者抗C1q抗体水平为(9.11±2.46)ng/mL,显著高于非LN患者的(3.12±0.97......
作者:赵俊芳;李桂珍 刊期: 2014- 08
-
表皮细胞培养上清中ET-1和SCF含量的检测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检测不同时间点培养基中内皮素-1(ET-1)和干细胞因子(SCF)的水平.方法采用3种培养基培养表皮细胞,分别在培养24h,48h,72h,96h时收集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ET-1和SCF水平,同时比较不同培养基中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三组培养上清中,培养基2(M2)中上清ET-1的含量高;随着时间延长ET-1含量均增加,三组......
作者:程赛;张汝芝;朱静;刘小明;金慧玲 刊期: 2014- 08
-
特比萘芬口服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手足癣84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口服特比萘芬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68例手足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84例.对照组予口服特比萘芬250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搽,2~4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2,3和4周末的有效率分别为22.62%,51.19%,80.95%和92.86%;对照组分别为14.29%,44.05......
作者:李子洪 刊期: 2014- 08
-
白芍总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及卡泊三醇治疗中度寻常性银屑病78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otalglucosidesofpaeony,TGP)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ultravioletBlight,NB-UVB)、卡泊三醇治疗中度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4例中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给予NB-UVB每周3次照射和卡泊三醇乳膏每日2次外用治疗,此外,治疗组给与白芍总苷胶囊600mg口服,3次/d.......
作者:何春峰;吴爱萍;张丽;龙朝钦;杨桂兰;孙燕丽;杜华;张安方 刊期: 2014- 08
-
青鹏软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4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青鹏软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外用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75例慢性湿疹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外用青鹏软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组(43例)和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的对照组(32例),均连续治疗3周后判定疗效,随访2周观察复发情况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1.40%)和对照组(78.12%)的差异无统计学......
作者:张云凤;平晓芳;贾四友 刊期: 2014- 08
动态资讯
- 1 HIV-1与HIV-2交叉反应毒株的基因亚型分析
- 2 四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比较
- 3 嗜酸性粒细胞群落参数在中药治疗银屑病药物性肝损伤监测中的作用
- 4 CD20 CD45RA和溶菌酶在颜面粟粒性狼疮中的检测
- 5 UVA辐射前后成纤维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的差异分析
- 6 银屑病患者尿可滴定酸等检测指标的变化
- 7 维生素K1致药疹1例
- 8 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交叉耐药实验
- 9 他扎罗汀凝胶和卤米松乳膏联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 10 特比萘芬间歇疗法治疗老年人甲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 11 神经纤维瘤病并白癜风1例
- 12 脓疱型银屑病18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 13 特应性皮炎患儿与健康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的对比
- 14 中国汉族特应性皮炎4757例患者过敏史相关性分析
- 15 局部静电疗法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 16 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在皮肌炎皮损中的表达
- 17 白癜风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相关性分析
- 18 误诊为甲癣的甲下骨疣1例
- 19 辽宁省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特点及流行因素分析
- 20 新生儿红斑狼疮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