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年第3期文章
  • 新疆伊犁州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基本状况.方法对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的伊利州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伊利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异性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为主要感染途径,HCV和HIV的共感染率达35.83%,85.32%的抗病毒治疗者处于艾滋病的Ⅰ期或Ⅱ期,13.50%的艾滋病人同时伴有机会性感染,6.84%的艾滋病人患有结核.结论......

    作者:王莉;陈涛;孙新梅;关晓霞;赵洁;刘伟 刊期: 2016- 03

  •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患者43例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集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住院患者43例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及疾病转归情况,统计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88.37%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65.12%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合并肺部感染.经系统抗真菌治疗后总病死率为27.91%.出现昏迷患者病死率为71.43%,死亡病例平均脑脊液压力为297.8m......

    作者:涂韦;金咏梅;杨宏军;白劲松;李玉叶 刊期: 2016- 03

  • 梅毒患者血清IgM抗体持续时间的分析

    目的观察梅毒患者血清IgM抗体持续时间,探讨其规律性.方法将本院2014年5月-2015年3月125例新发梅毒患者分为18~35岁、36~50岁和51~67岁三个年龄组,比较各年龄段IgM变化情况.结果经规范驱梅治疗后血清IgM抗体消退情况如下:18~35岁的患者于治疗后1个月开始消退,主要集中在1~4个月;36~50岁于治疗后1个月开始消退,主要集中在3~6个月;51~67岁于治疗后3个月开始消......

    作者:卢改会;孙锡喜;胡艳阁;许华青;张巧;刘晓璐;田分 刊期: 2016- 03

  • 微生物在痤疮发病中的作用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尽管目前痤疮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微生物被认为是其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痤疮丙酸杆菌作为公认的重要的致病微生物,致病机制主要为诱导炎症反应,促进毛囊皮脂腺上皮角化以及促进皮脂腺分泌等.此外,表皮葡萄球菌、颗粒丙酸杆菌、马拉色菌等亦在痤疮发病中起作用,可与痤疮丙酸杆菌共同致病,主要机制包括激活TLR-2、形成生物膜、脂酶作用等.贪婪丙酸杆菌及......

    作者:吴贇;吉杰;张玲琳;王秀丽 刊期: 2016- 03

  • 维A酸类药物治疗儿童皮肤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维A酸类药物是目前皮肤科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本文介绍该类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理,着重对其在儿童银屑病、痤疮、鱼鳞病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此探讨维A酸类药物在儿童中应用的疗效、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作者:慕珍珍;杨帆;张悦;程岩峰;张丽;韩秀萍 刊期: 2016- 03

  • 对气郁质银屑病人进行“网络式健康管理”的设想及效果展望

    本文对近年来银屑病的发病及治疗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和依据,结合银屑病“心身性”特点,针对气郁体质的银屑病人制定一套省时省力、方便患者的网络式健康管理档案,并对其涉及的主要内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阐释,认为将在降低疾病复发率、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丽新;段行武 刊期: 2016- 03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筛查低危人群梅毒螺旋体抗体分析

    目的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用于低危人群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的结果,研究其适用性和流程.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住院患者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含量,TRFIA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二者不符者用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验证.结果15786例住院患者血清标本中,TRFIA法筛查阳性317例(2.01%),其S/CO值中位数为20.61(9......

    作者:潘建英 刊期: 2016- 03

  • 2014年广州市三类STD高危人群梅毒、HIV检测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市三类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特征、梅毒相关知晓水平及HIV和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性病艾滋病防治策略与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和吸毒人员三类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结果分别调查暗娼245人、MSM319人、吸毒人员472人,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吸毒人员57.84%,MSM53.92%,暗娼33.06%,三组差......

    作者:何婉苹;叶兴东;汤少开;庄锦填;梁容娇 刊期: 2016- 03

  • 果酸换肤术治疗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果酸换肤术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浓度为20%,35%,50%,70%的果酸治疗44例痤疮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44例患者完成治疗.8周后痊愈率9.09%,显效率50.00%,好转率38.64%,有效率59.09%;炎性皮损减退率高于非炎性皮损.结论果酸换肤术治疗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刘蔚;许贵霞;吴爱丽;张思平;胡白 刊期: 201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