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年第12期文章
  • 神经梅毒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实质、脑血管区、脑膜等皆可被累及,主要发生于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可经性交传染,也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其发病机制仍未清楚.基于国内外研究者对神经梅毒的认识,本文从梅毒螺旋体对宿主的侵袭、血脑屏障的结构特征、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淋巴管、机体免疫应答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探讨神经梅毒的发病机制,为今后神经梅毒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许卜方;王千秋 刊期: 2018- 12

  • 人工皮炎误诊为坏疽性脓皮病1例

    患者男,69岁.反复全身红斑丘疹溃疡3年,加重1年余.曾以“坏疽性脓皮病”治疗无效.查体见颜面部散在大小不等褐色斑疹、溃疡,大溃疡约2cm×1cm大小,无明显触痛,躯干四肢可见散在大小不一的圆形、椭圆形红斑,部分红斑上可见表浅溃疡,部分皮疹已形成凹陷性瘢痕.皮损组织病理:切片中央表真皮浅层坏死结痂,见较多中性粒细胞及核尘,真皮下部及皮下脂肪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诊断:人工皮炎.......

    作者:杨枫;陈怡雯;侯麦花 刊期: 2018- 12

  • 当归饮子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评价

    目的探究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行当归饮子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介质、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6)给予依巴斯汀片治疗,研究组(n=46)加用当归饮子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血清炎症介质(TNF-α)、血清嗜酸性粒细胞......

    作者:王乔新;刘风云;李春生 刊期: 2018- 12

  • 玉溪市红塔区开展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效果评价

    目的评估玉溪市红塔区开展艾滋病“一站式服务”的效果.方法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的病例报告卡数据库和随访数据库等,将2013-2014年未开展“一站式服务”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开展“一站式服务”者设为观察组,比较该两组研究对象抗病毒治疗及时情况、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分析新报告病例半年内死亡率.结果对照组(139例)与观察组(126例)人口学特征差异不显著,初筛......

    作者:蔡英;李世福;董文斌;赵金仙;朱永芬;陈黎跃;鲁建波 刊期: 2018- 12

  • 痤疮丙酸杆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进展

    痤疮丙酸杆菌是皮肤共生菌,在痤疮炎性皮损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抑制或杀灭痤疮丙酸杆菌,能够有效控制及治疗痤疮.然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痤疮丙酸杆菌对痤疮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耐药菌株的存在使得痤疮患者抗生素疗效降低,甚至引起其他耐药细菌出现,改变人类的微生物群组,增加机体其他细菌感染的机会.研究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情况及机制,有利于痤疮的治疗.......

    作者:犹忠萍;曹碧兰 刊期: 2018- 12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股骨头坏死(ONFH)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19篇关于SLE并发ON-FH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运用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并计算各危险因素的OR值和95%CI.结果SLE合并ONFH的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分别是:血管炎3.08(2.38~4.00),激素冲击治疗2......

    作者:范思奇;曾平;秦刚;刘雄 刊期: 2018- 12

  •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研究进展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generalizedexanthematouspustulosis,AGEP)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该病可由药物、感染或其他因素诱发,临床上以红斑基础上发生的成片针尖大小无菌脓疱及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特征.诊断AGEP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表现,EuroSCAR评分也有一定帮助.因为具有相似的临床和组织学特点,AGEP容易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作者:何永萍;汪盛 刊期: 201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