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年第9期文章
  • 广西地区淋病患者淋病奈瑟菌对七种抗生素的耐药监测

    目的分析2013-2016年广西地区性病门诊淋病患者临床分离菌株对常见的七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从广西地区部分医疗机构淋病患者尿道或宫颈收集分泌物培养,通过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β内酰胺酶,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大观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四环素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2013-2016年从淋病患者中共收集临床分离菌株437株,未发现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和大观霉素的耐药菌株.有......

    作者:朱邦勇;李伟;甘泉;梁铭;黄寅杰;李世慎;韦江平;陈怀忠;何绍;陈镇;何基照 刊期: 2018- 09

  • 两类真皮干细胞的比较

    真皮干细胞是一类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再生医学种子细胞.按照体外培养细胞形态,真皮干细胞主要有两类,一为贴壁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二为悬浮生长的皮肤前体细胞.本文就两类细胞的异同与相互关系进行综述,从其分离培养方法、形态学、标志物、分化潜能等方面展开比较讨论.......

    作者:华薇;戴茹;李利 刊期: 2018- 09

  • 丝聚蛋白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

    皮肤在保护身体免受环境损伤和水分流失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角化套膜和天然保湿因子被认为是皮肤水合功能的主要调节剂,其中丝聚蛋白作为角化套膜中为重要的蛋白质,不仅维系角质层细胞间相互交联,而且可以降解形成天然保湿因子,对角质层的保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研究从多种途径证实了丝聚蛋白与皮肤保湿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对丝聚蛋白及降解过程对皮肤保湿的影响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马捷;张学军 刊期: 2018- 09

  • 健脾祛风汤联合针刺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疗效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应用健脾祛风汤联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A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依巴斯汀片治疗,观察组采取健脾祛风汤联合针刺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评分、皮肤屏障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

    作者:杨强;张跃营 刊期: 2018- 09

  •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

    Klippel-Trenaunay(KT)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疾病,以血管畸形、静脉曲张和软组织及骨肥大三联征为主要表现.血管畸形中常见的是葡萄酒色斑(鲜红斑痣),由以下肢多见.当合并动静脉瘘时,被称为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或Parkes-Weber综合征.其病因为PIK3CA基因突变.治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多学科联合管理,目前主要是对症处理.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

    作者:乌日嘎;李丽;马琳 刊期: 2018- 09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inhibitors,EGFRIs)已作为多种晚期肿瘤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常引起各种皮肤不良反应,其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的相关发生机制包括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黏附、迁移、凋亡的改变,皮肤屏障的破坏,炎症反应及皮肤光敏性的增加.......

    作者:笪美红;陈梅;王飞 刊期: 2018- 09

  • 皮肤软组织填充相关异物肉芽肿

    近年来,随着皮肤软组织填充技术的高速发展,注射填充抗衰老操作数量急速增长,然而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也不断剧增.其中异物肉芽肿是皮肤软组织填充常见的异物反应之一,在临床上常见,表现为软组织填充术后,皮肤出现慢性反复性红肿或结节囊肿,可伴随瘙痒或疼痛.本文将对皮肤软组织填充相关异物肉芽肿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分类及临床处理进行综述.......

    作者:吴琳;刘小明;简杏玲;于波;徐宁 刊期: 201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