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9年。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注重中青皮肤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刊方针。14年来在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编委作者,读者及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将本刊列为晋升职称发表论文必须的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97/R

邮发代号: 5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089
  • 国内刊号:61-11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第6期文章
  • 先天性皮肤松弛症1例

    患者男,6岁半.全身皮肤松弛4年余,影响视物2个月.6年前患儿被抱养不久即发现双侧外眼角下垂,未予重视.近2岁时发现全身皮肤松弛、下垂,以为营养不足,发育不良,遂加强营养,症状随年龄及身体增长逐渐加重,尤以面部明显.近2月因上睑下垂影响视物而来院就诊.母述患儿为弃婴,自幼健康,发育正常,智力和同龄儿无明显差异.喜爱活动.2年前因外伤致“右锁骨骨折”,2月前“右腹股沟疝”行手术治疗.家族史不详.......

    作者:樊曼云 刊期: 2000- 06

  • 疣状痣并发生乳头汗管囊腺瘤1例

    患者男,72岁,右肋疣状丘疹72年,疣状肿物3年.患者出生后即发现右肋部有粟粒大小丘疹,随年龄增长丘疹增大,融合成条状,并逐渐增厚,高出皮面,表面粗糙呈疣状改变.3年前发现部分皮损融合成团块状,未曾治疗.体检: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皮肤科情况:右肋部条状疣状皮损,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表面粗糙,稍隆起,约3.0cm×25.0cm,在疣状皮损上散在增生性菜花状肿物,约0.8cm×1.0cm,界限清楚,......

    作者:靖亚莎;帅海林;刘刚 刊期: 2000- 06

  • 以阴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报告

    患者,女32岁,已婚,农民.2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增多流血不止,伴牙龈出血,当地医院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给予刮宫止血抗感染等处理效果不佳,症状逐渐加重转入我院.人院时患者神志模糊,血压测不出.急查血常规WBC3.04×109/L,RBC2.33×1012/L,Hb55g/L,PT1.2×109/L.立即予以补液输全血400ml、血小板10U、升压及止血等处理,第2天患者神志转清,血压升至......

    作者:赵小明 刊期: 2000- 06

  • 甲下血管球瘤1例报告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3年前右小指甲出现压痛,于当地医院行拨甲术治疗后,症状未见减轻,半年前右小指甲下出现红斑,且逐渐增大,压痛日渐加重,遇冷后加剧.体检: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尿、粪常规正常.......

    作者:王云;雷鹏程;牛星焘 刊期: 2000- 06

  • 葡萄球菌菌苗治疗痤疮的实验报告

    关于细菌在痤疮发病中的作用,国内外文献报道较为一致,认为丙酸痤疮杆菌起重要作用,但有资料显示,痤疮皮损中葡萄球菌与丙酸痤疮杆菌的检出率接近[1,2].为探讨葡萄球菌在痤疮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对痤疮皮损中的葡萄球菌进行种类鉴定,并将其制成菌苗对痤疮患者进行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昝文华;孙剑华;李艳红;徐泊文 刊期: 2000- 06

  • 伊曲康唑与制霉菌素治疗小儿口腔白念珠菌病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伊曲康唑口服与制霉菌素悬液口腔局部涂用对小儿口腔白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口服伊曲康唑(19例)及制霉菌素悬液局部涂用或含漱(26例).根据病损面积与真菌镜检判断疗效.结果伊曲康唑组治愈率(73.68%)和总有效率(89.47%)均显著高于制霉菌素悬液组(42.31%与57.69%)(P<0.01与P<0.05);8例自身对照两种比较,伊曲康唑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

    作者:胡敬富;周淑华;林麟 刊期: 2000- 06

  • 手足口病106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hand-foodandmouthdisease,HFMD)多见于儿童.我区以往夏秋季均有散发病例.1999年春夏季在银川地区有所流行,我院皮肤科门诊从4月下旬至6月中旬共诊治手、足、口病106例,占同期病毒性皮肤病首位,报告如下.......

    作者:张延屏;安国民 刊期: 2000- 06

  • 卡介苗素加异维A酸治疗跖疣疗效观察

    跖疣是发生于足跖部的寻常疣,激光、电灼、冷冻等手术治疗不但会留下瘢痕,有时治疗不彻底还会复发.我们于1999年7月~2000年5月用卡介苗素加异维A酸治疗跖疣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所有患者皆经门诊确诊,肝炎及高血症患者除外.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男48例,女34例,年龄17~56岁,病程1月~5年,疣体单发者28例,多发者54例.以往作过治疗者50例,未治疗者32例.对照组7......

    作者:高跟东 刊期: 2000- 06

  • 儿童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和儿童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关系的探讨

    儿童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SSSS,简称4S)和儿童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epidermalnecrolysis,TEN)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有时难以区分,但两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原则截然不同.为了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案,早期迅速的鉴别4S和TEN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将我科1980年~1999年住院治疗的儿童4S30例和儿童TE......

    作者:姜培红;陈洁;张定国 刊期: 2000- 06

  • 白癜风(进展期)综合疗法的疗效观察

    白癜风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我们对皮肤科门诊近3年接诊200多例白癜风(进展期)患者,予以口服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的综合疗法,现将资料完整的45例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5~64岁,平均22.26岁,发病年龄以10~30岁多见,共24例,占53.3%,20岁以前发病24例,占53.3%.局限型18例,泛发型中以面部四肢肢端为主者4例,寻常型23例,45例均为进......

    作者:范朗;李葆春;张端阳;周永安 刊期: 2000- 06